[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3261.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起庆;彭皓;李俊;王英杰;韦文林;梁根诚;李昇;李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533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毒蛇 咬伤 吸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包括负压罩、负压气囊、吸液头和采集瓶,负压气囊设置在吸液头一端,负压罩与吸液头螺纹螺纹连接,采集瓶安装在吸液头上;负压罩的开口内壁上设置海绵圈,负压罩顶部设置螺纹接头;所述吸液头一端为吸嘴,所述吸嘴与吸液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用清水进行清创处理,提高患者的救治率,确保毒液不会粘附在皮肤上,海绵圈能够吸收吸引出避免毒液在吸液罩内四处流动二次污染伤口。增压吸引毒液吸取彻底,能够采集毒液为医疗研究提供标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户外活动时,尤其是野外进行活动作业时,很容易遇到毒蛇,出现被蛇咬伤的情况,蛇毒含有毒性蛋白质,接触人体血液后,会形成肿胀麻痹等情况,导致人体功能失常,因此需要及时快速的将毒液吸出,传统在户外,都是通过口部对伤口进行吸,将含毒血液吸入口部再吐出,进行毒液的吸取,该方法在实施人员口腔存在伤口或黏膜破损时,会导致毒液和实施人员体内的血液接触,威胁实施人员的生命,同时,实施人员口腔内的细菌会从伤者的伤口进入人体,导致伤者伤口病菌的复杂化。现有的毒液吸取装置只能对毒液进行吸取,会有毒液粘附在皮肤上,通过毒液吸取装置单纯的吸取,不能将毒液彻底清除,现有的毒液吸取装置无法进行清创处理,不能够采集毒液标本为后续救治提供化验样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用于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包括负压罩、负压气囊、吸液头和采集瓶,所述负压气囊设置在吸液头一端,负压罩与吸液头螺纹螺纹连接,采集瓶安装在吸液头上;
所述负压罩呈半球形,负压罩的开口内壁上设置海绵圈,负压罩顶部设置螺纹接头;
所述吸液头一端为吸嘴,所述吸嘴与吸液头可拆卸连接,吸嘴与吸液头的连接段上设置有单向阀,另一端安装负压气囊,所述负压气囊下方的吸液头上设置连接柱与采集瓶螺纹连接,吸液头中部设置有螺纹段;
所述采集瓶包括瓶盖和瓶体,所瓶体上标有刻度线,瓶体底部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罩使用不透气弹性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负压气囊吸取清水冲洗伤口稀释毒液,提高患者的救治率,确保毒液不会粘附在皮肤上。
(2)本实用新型吸液罩内的海绵圈能够吸收吸引出来的毒血,避免毒液在吸液罩内四处流动二次污染伤口。
(3)本实用新型能通过负压气囊对吸液罩进行加压吸引,毒液吸取彻底。
(4)本实用新型配备有采集瓶,能通过吸液头和负压气囊配合吸取毒液到采集瓶内作为后续治疗的化验标本,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为医疗研究提供标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毒蛇咬伤的吸取装置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3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采血和标记的SPF禽捕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