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3590.X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8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琳;许嘉欣;杨紫琦;黄庆军;王萌桐;卢显川;董安琪;方立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43K7/00 | 分类号: | B43K7/00;B43K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311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粗细 长短 中性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包括:弹性外套、外筒瓣、内杆、尾盘、笔头、调节环、笔芯、弹簧、顶环、光杆段、锥面段、螺纹段;主体包括三个外筒瓣和内杆,所述的三个外筒瓣整体的中心,同心配合有一内杆,所述内杆分为三段式结构,内杆的头端设有外螺纹为螺纹段,尾段为圆筒状的光杆段,光杆段和螺纹段之间为呈锥面的锥面段,所述笔芯同心配合在内杆内,笔头内可利用笔芯的限位环将笔芯夹紧固定在内杆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中性笔的握笔端粗细和长度可以调节,能满足对握笔端粗细要求不同的人的需求,调节中性笔的握笔端粗细后,能使使用者具有较好的书写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学习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性笔通常为固定粗细和固定长度,中性笔的握笔端粗细不可调节,对于小孩来说,握笔端需要较细,对于手大的人来说握笔端需要较粗,对于对握笔端粗细要求不同的人来说,固定粗细和固定长度的笔达不到较好的书写体验,所以说现有的技术需要一种可以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来适应调节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幅可调节的折叠衣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包括:弹性外套、外筒瓣、内杆、尾盘、笔头、调节环、笔芯、弹簧、顶环、光杆段、锥面段、螺纹段;主体包括外筒瓣和内杆,所述外筒瓣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外筒瓣外型全等,三个外筒瓣可构成一个完整的长筒类结构,所述的三个外筒瓣整体的中心,同心配合有一内杆,所述内杆分为三段式结构,内杆的头端设有外螺纹为螺纹段,尾段为圆筒状的光杆段,光杆段和螺纹段之间为呈锥面的锥面段,所述笔芯穿透内杆的锥面段、螺纹段,同心配合在内杆内,螺纹段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笔头,所述笔头为圆锥形,圆锥的尖部设有供笔芯的笔尖探出的孔位,笔头内部设有限位结构,笔芯为国际标准的中性笔笔芯,其上设有限位环,笔头内部的限位结构在笔头旋紧后可利用笔芯的限位环将笔芯夹紧固定在内杆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的尾端固定连接一圆盘结构的尾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杆上、外筒瓣的尾段设有一同心的圆环结构的顶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环和尾盘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具有伸长的弹力趋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三个外筒瓣整体外围和顶环外围同心外嵌有一弹性外套,弹性外套为弹性橡胶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笔头的尾部、螺纹段上通过螺纹配合有一环状结构的调节环。
使用时,当逆时针旋转调节环时,调节环向着笔头侧移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顶环、外筒瓣整体向着笔头侧推动,在推动的同时致使三个外筒瓣的内部接触到的内杆锥面段的内径就会越来越大,进而握笔端就会逐渐变粗;此时就可以通过逆时针旋转调节环的圈数来决定所述的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的握笔端的粗细,来选择适合使用者自己粗细的笔径,在调节调节环在内杆锥面段上的位置时,内杆探出三个外筒瓣整体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进而调节该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的总长度,当顺时针旋转调节环时,调节环推动顶环、外筒瓣整体向着尾盘侧运动,在推动的同时致使三个外筒瓣的内部接触到的内杆锥面段的内径就会越来越小,进而握笔端就会逐渐变细,由于弹性外套为弹性橡胶制作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在握笔端变换粗细的时候会贴紧外筒瓣外壁,保证外筒瓣不会散开和保持笔壁的平滑度(握笔端为正常人手指捏合的部分,本可调节粗细长短的中性笔的后端非握笔端,在调节粗细时,粗细变化较小,并且非握笔端不用握取,粗细变化无实际意义,所以粗细变化较小的非握笔端满足实际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3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造型机单向推行结构
- 下一篇:残极冷却集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