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管道内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5192.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5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萱;徐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D1/00 | 分类号: | F15D1/00;F15D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龚英 |
地址: | 201512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度 灰渣浆 输送 管道 内壁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管道内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包括左主体、右主体、连接管及连接法兰,所述左主体和右主体两半部分中心部位分别对应设有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并分别通过连接法兰与灰渣浆输送管道固定连接,左主体和右主体近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中心部位分别设有弧形凹槽,合拢后呈环形的蜗壳腔体,并开设有与工艺水输入管路连通的工艺水入口,左主体与右主体合拢后形成与连接管轴心线呈一夹角的蜗壳行水流道,注入的工艺水自蜗壳腔体底部的开口流出后经蜗壳行水流道进入灰渣浆输送管道,行进方向与灰渣浆输送管道内的灰渣浆输送方向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输送配套装置,特别是公开一种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管道内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应用于燃煤电厂的高浓度灰渣浆长距离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外火电厂灰渣高浓度输送系统的建设需求越来越多。虽然在中国国内已很少采用高浓度输送系统,但在国外比如印度,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电厂装机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在电厂就近区域设计大型灰场已显得愈来愈困难,大部分灰场都布置在远离电厂的地方,距离在4公里到20公里不等。因此,除灰渣系统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灰渣浆泵、灰渣泵来实现远距离输送了,除非增设多级中继泵房,这样将使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应增高,所以实现高浓度、远距离、高扬程输送灰渣是必然趋势。
纵观印度电力行业的HCSD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系统,有的项目的输送距离高达8000米,输送的管道阻力是非常大的,在如此高浓度浆液系统中,管道的输送阻力越大。堵管的危险性也越大,同时输送能耗也会大幅度上升。最大的运行危险就是当运行过程中出现浓度过高或者高浓度泵处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出现输送管堵死,灰渣浆系统无法运行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管道内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通过在输送管道内壁形成水膜,来实现降低高浓度灰渣浆与输送管道内壁内壁的摩擦阻力,提高高浓度灰渣浆输送效率,降低管道高浓度灰渣浆堵死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浓度灰渣浆输送管道内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固定设置于灰渣浆输送管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包括左主体、右主体、连接管及连接法兰,所述水膜发生降阻装置的左主体和右主体两半部分中心部位分别对应设有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所述的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分别通过各自端部设置的连接法兰与灰渣浆输送管道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主体近左连接管的中心部位开设为弧形凹槽,右主体相应部位设置有与之顺滑衔接的弧形凹槽,两半部分合拢后呈环形的蜗壳腔体,在蜗壳腔体侧壁上开设有与工艺水输入管路连通的工艺水入口,所述左连接管在左主体与右主体合拢连接处端口部位的管壁呈向中心收拢的锥体状,右连接管与之配合,左连接管与右连接管端口部位的管壁相互配合,在合拢后形成与连接管轴心线呈一夹角的蜗壳行水流道,自工艺水入口注入的工艺水自蜗壳腔体底部的开口流出后顺序经蜗壳行水流道、连接管进入灰渣浆输送管道,同时,注入的工艺水行进方向与灰渣浆输送管道内的灰渣浆输送方向一致。
所述左连接管在左主体与右主体合拢连接处端口部位的管壁向中心收拢时与连接管轴心线的夹角小于或等于15°,所述的蜗壳行水流道为宽度小于1mm的缝隙管道,与环形的蜗壳腔体呈切线相贯。
为实现整体降低管道阻力的效果,在灰渣浆输送管道上设置有1-99个所述的水膜发生降阻装置,设置间隔为每100-1000米设置一个水膜发生降阻装置。
所述水膜发生降阻装置的左主体和右主体通过外侧边设置的螺栓连接孔,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蜗壳腔体外侧的水膜发生降阻装置左主体、右主体上的对应部位分别设有用于嵌入密封圈的密封圈槽,通过在密封圈槽内设置密封圈来保证水膜发生降阻装置的左、右两半部分合拢后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5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