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6551.5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3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肖靖岚;周定刚;程宇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蓝云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8 | 分类号: | B65F1/08;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叶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藏 垃圾 收集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收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包括收纳外箱、收纳内箱和污水回收盒,所述收纳外箱和收纳内箱呈半圆柱状,收纳外箱的垂直面上开设有方形开口,所述收纳内箱垂直面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收纳内箱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所述收纳外箱的顶部位于投放口的正上方开设有与投放口尺寸相同的开口,开口内设置有与投放口相匹配的压缩板;所述收纳外箱的顶部位于开口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推杆,推杆的底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该装置便于隐藏内部垃圾,保证该装置的整体美观性同时能够避免垃圾的异味影响附近的行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属于垃圾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收集容器是垃圾回收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垃圾收集容器结构较为简单,基本都是开放式桶装结构,这种垃圾收容器虽制作成本低,但是功能单一,不具有阻止垃圾异味发散的功能同时不具有垃圾压缩功能;除此之外,传统的垃圾收容器一但倾倒,,垃圾比定会散落一地,,从而额给路过的行人以及清洁人员带来不便;因此提出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包括收纳外箱、收纳内箱和污水回收盒,所述收纳外箱和收纳内箱呈半圆柱状,收纳外箱的垂直面上开设有方形开口,所述收纳内箱垂直面的顶部和底部通过转轴与方形开口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收纳内箱的顶部设置有投放口;所述收纳外箱的顶部位于投放口的正上方开设有与投放口尺寸相同的开口,开口内设置有与投放口相匹配的压缩板;所述收纳外箱的顶部位于开口的两侧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推杆,推杆的底端与压缩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纳外箱的垂直面处位于方形开口的下方开设有回收口,回收口内插设有污水回收盒;所述收纳内箱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渗水孔。
优选的,所述收纳外箱的内侧顶部以及收纳内箱的投放口的端面处设置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收纳内箱的垂直面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污水回收盒的正面设置有第二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式垃圾收集容器,通过设置有收纳外箱和收纳内箱,将收纳内箱设置在收纳外箱内,可以对收纳内箱内的垃圾起到隐藏作用,避免垃圾的异味对路过行人造成影响同时可以避免垃圾对路过行人造成不好的联想。
由于收纳内箱设置在收纳外箱内,可以对垃圾起到防散落的作用,即使收纳外箱倾倒,也不会使得垃圾散落一地,从而降低了清洁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降低了对路过行人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气缸和压缩板,可以对收纳内箱内的垃圾起到压缩作用,从而提高收纳内箱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通过设置有污水回收盒,可以对垃圾中的污水起到回收作用,避免污水流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方便垃圾的回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收纳外箱;2、收纳内箱;201、投放口;3、污水回收盒;4、压缩板;5、固定杆;6、安装板;7、气缸;8、推杆;9、密封圈;10、第一把手;11、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蓝云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蓝云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65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立网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