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6738.5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5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明;阮陈鹏;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铁集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W36/0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幸伟山 |
地址: | 620800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终端 无线 组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包括型号为CC2652P或CC1352P的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均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第二射频电路和第三射频电路,分别与第一射频电路、第二射频电路和第三射频电路连接、且型号为KY13317‑373的射频切换开关U2,与射频切换开关U2的RFC引脚连接的天线电路,以及分别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和第三射频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集装箱用于运输,跟踪单个集装箱及其内容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复杂。现有技术中的集装箱管理系统无法实现对集装箱在堆存时进行快速定位,无法解决阴影效应对集装箱相互通信的影响。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管理方法中集装箱在堆存时由于阴影效应而无法互相通信的问题,特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的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联网终端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包括型号为CC2652P或CC1352P的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均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连接的第一射频电路、第二射频电路和第三射频电路,分别与第一射频电路、第二射频电路和第三射频电路连接、且型号为KY13317-373的射频切换开关U2,与射频切换开关U2的RFC引脚连接的天线电路,以及分别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和第三射频电路连接的电源转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射频电路包括串联后一端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的2_4_GHZ_RF_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感L4和电容C19,连接在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的2_4_GHZ_RF_P引脚与2_4_GHZ_RF_N引脚之间的电感L2,串联后连接在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的2_4_GHZ_RF_P引脚与2_4_GHZ_RF_N引脚之间的电容C17和电感L6,一端与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的2_4_GHZ_RF_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6,依次连接后一端连接在电容C17与电感L6之间、且另一端与射频切换开关U2的RF3引脚连接的电感L10、电感L15和电容C33,一端连接在电感L10与电感L15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6,一端连接在电感L15与电容C3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0,以及串联后连接在电感L15与电容C33之间的电容C32和接口P1。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射频电路包括串联后连接在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U1的SUB_1_GHZ_RF_P引脚与SUB_1_GHZ_RF_N引脚之间的电感L7、电容C20和电感L8,一端连接在电感L7与电容C20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感L8之间的电感L11,串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L7与电容C20之间、且另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感L8之间的电容C25和电感L14,串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L7与电容C20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7和电感L12,一端连接在电容C20与电感L8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4,一端连接在电容C25与电感L14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29,串联后一端连接在电容C25与电感L14之间、且另一端与射频切换开关U2的RF2引脚连接的电感L16和电容C35,一端连接在电感L16与电容C35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34,以及串联后连接在电感L16与电容C35之间的电容C36和接口P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铁集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铁集共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6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护散热的手机壳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手机测试的夹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