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浓缩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7496.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3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缑玉霞;秦志强;刘林芳;周强强;秦有文;李爱新;王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0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14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浓缩釜,其包括釜体,在釜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筒,在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在釜体内竖向转动连接有驱动轴,在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在驱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在驱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搅动釜体底部颗粒的旋推叶片,旋推叶片呈扇形且其边沿与釜体底部内壁的弧度适配。本申请具有提升浓缩釜的排料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浓缩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浓缩釜。
背景技术
浓缩釜是一种常见的浓缩设备,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生产等各个领域。
该浓缩设备特点是:添加速凝剂增大沉降固体颗粒的粒径,从而加快沉降速度,进而达到提高浓缩效率的目的;装设倾斜板缩短颗粒沉降距离,增加沉降面积;配备有完整的自控设施。浓缩设备一般主要由浓缩池、耙架、传动装置、耙架提升装置、给料装置、卸料装置和信号安全装置等组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浓缩釜使用过程中,物料浓缩后进行排料时,可能出现浓缩后的物料阻塞出料口的情况,导致排料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浓缩釜的排料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浓缩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浓缩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浓缩釜,包括釜体,在釜体顶部设置有进料筒,在釜体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在釜体内竖向转动连接有驱动轴,在驱动轴的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在驱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在驱动轴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搅动釜体底部颗粒的旋推叶片,旋推叶片呈扇形且其边沿与釜体底部内壁的弧度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进料筒向釜体内部输入料液以及絮凝剂,驱动电机驱使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搅拌叶片和旋推叶片旋转,搅拌叶片使料液中的颗粒与絮凝剂有效的结合,旋推叶片搅拌釜体底部的颗粒,减少颗粒堆积阻塞在釜体底部的情况,从而提升了颗粒的排出效率。
可选的,所述旋推叶片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透水孔孔径小于絮凝后颗粒的粒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孔可允许料液流过,能阻挡絮凝后的颗粒,使颗粒在旋推叶片的推动作用下下落,因设置了透水孔,减少了物料阻挡带来的能量损耗。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底部周面上向靠近出料管的方向开设有螺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颗粒可沿着螺旋槽向靠近出料管方向运动,驱动轴转动过程,对螺旋槽内的颗粒同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便于颗粒分散进入出料管。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的底端逐渐缩径呈圆台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的底端逐渐缩径,是得驱动轴与釜体底部出口之间留有供颗粒输出的间隙,便于颗粒排出。
可选的,所述旋推叶片倾斜设置,在旋推叶片倾斜朝上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延伸至螺旋槽的引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絮凝后的颗粒下落至引导板上,在引导板的引导作用下运动至螺旋槽内,使颗粒通过螺旋槽向下运动;若干个引导板有分散颗粒的效果,减轻了颗粒堆积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驱动轴上固接有第一固定环,在若干个旋推叶片的顶端固接有同一个第二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套设于驱动轴上,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旋推叶片时,操作人员可将第二固定环与第一固定环分离,即可将旋推叶片从驱动轴上取下,便于操作。
可选的,所述旋推叶片的弧形边沿上设置有用于清除釜体内壁上附着的颗粒的清扫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扫组件用于将釜体底部内壁上附着的颗粒清扫下落,使得颗粒不易堆积的釜体内壁上,从而提升了颗粒的排出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7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五金件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曝气装置的高粘度调合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