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47991.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8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华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10;F16M13/02;G06F1/16;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马淑媛 |
地址: | 712046 陕西省咸阳***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 显示器 托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其结构包括底板、减震支撑装置、第一连接件、弯杆、第一转轴、第二连接件、第二转轴、固定柱、连接杆、连接板和辅助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通过设置减震支撑装置在底板底端面四周,使用者可以将本装置与底板进行固定,当电脑桌或者计算机本身受到碰撞时,由于吸盘与电脑桌面进行吸附可以很好的固定计算机,并且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以很好的减小计算机产生的晃动,避免计算机显示器受到损坏;通过设置辅助固定装置在连接板四周,使用者拉动L型连接板将计算机显示器进行固定,进一步对计算机显示器进行固定,避免由于螺丝松动造成的计算机显示器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托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计算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电脑来娱乐和办公,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托座,起支撑作用的构架,托座的应用极其广泛,工作生活中随处可以遇见,所以计算机显示屏在使用时也需要用到托座。
在计算机显示器托座使用过程中,由于托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螺丝松动现象,可能会将显示器摔坏,从而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增加了经济损失;并且当电脑桌受到碰撞或者计算机本身受到碰撞时,计算机会发生晃动,严重的可能会使计算机显示器直接摔坏,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解决了由于托座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螺丝松动现象,可能会将显示器摔坏,从而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使用,增加了经济损失;并且当电脑桌受到碰撞或者计算机本身受到碰撞时,计算机会发生晃动,严重的可能会使计算机显示器直接摔坏,影响使用者正常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显示器的托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面中部与第一连接件底端面焊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中部设置有弯杆,所述弯杆顶端外侧面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内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端面与连接杆顶端焊接,所述连接杆前端面底端与连接板背部顶端中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底板底端面四周各设置有减震支撑装置,所述连接板外侧面四周各连接有辅助固定装置,所述减震支撑装置包括防护罩、顶板、吸盘、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弹性机构,所述顶板顶端面与底板底端面焊接,所述顶板底端面与防护罩顶端面中部相连接,所述顶板底端面中部与第一支撑杆顶端焊接,所述防护罩底端面中部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顶端面中部与第二支撑杆底端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防护罩底端面左右两侧各设置有2组弹性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弯杆右侧面底端中部被第一转轴左端贯穿,并且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与弯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柱底端面中部与弯杆顶端相连接,所述弯杆右侧面顶端中部被第二转轴左端贯穿,并且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与弯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包括壳体、通孔、活动杆、卡块、L型连接杆、第一固定环、拉伸弹簧和第二固定环,所述壳体左侧面与连接板右侧面中部焊接,所述壳体前端面右侧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前端面左侧中部与卡块背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所述活动杆前端面右侧中部与L型连接杆背部右侧中部相焊接,所述壳体内部左侧面中部设置有3组第一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右端与拉伸弹簧左端相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右端与第二固定环左端固定连接,并且第二固定环右端与活动杆左侧面中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弹性板、弹簧和第二弹性板,所述固定座外侧面中部与防护罩内侧相连接,所述固定座底端面与第一弹性板顶端面中部焊接,所述第一弹性板底端面中部与弹簧顶端弹性连接,所述弹簧底端与第二弹性板顶端面中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未经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47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液位传感器
- 下一篇:电力架空地线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