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0353.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7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星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83 | 分类号: | E06C1/383;E06C1/12;E06C7/46;E06C7/00;E06C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折叠 登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包括第一主梯、第二主梯、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所述第一主梯由不锈钢制成,并且第一主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主梯由不锈钢制成,并且第二主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幅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幅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件和第三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与第一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相比于传统梯子,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双重折叠,携带更加便利;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使本实用新型具备了高度调节功能,适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高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
背景技术
折叠梯,是一种登高辅助设备,协助工作人员在工地上高落低,有如活动楼梯。折梯用时打开,用完折合起来,方便转移。折叠梯子要求做工必须坚实牢固,现已被广泛用于土建工程、装修工程、维修工程等领域,其因便于携带、使用灵活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传统折叠梯仅具有一种折叠功能,折叠后的体积仍然较大,携带较为不便;此外,传统折叠梯撑开使用时,牢固性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包括第一主梯、第二主梯、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所述第一主梯由不锈钢制成,并且第一主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主梯由不锈钢制成,并且第二主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幅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件和第二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二转动连接件与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二幅梯,所述第二幅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件和第三转动连接件,所述第三固定件与第一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连接件与第二固定件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的两根竖直支撑杆内部均铣有滑槽,并且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的两根竖直撑杆分别通过滑槽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二转动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底部与第三转动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均铣有一排等间距的螺纹孔,所述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的侧壁底端同样铣有二至四个等间距的螺纹孔,并且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的底部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分别通过定位螺栓与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主梯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主梯和第二主梯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第二主梯的侧壁顶端转动连接,并且固定杆的底部与第二主梯的侧壁底端挂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底端铣有二至四个限位槽,所述第二主梯的侧壁底端和第一主梯的侧壁顶端均焊接有与限位槽匹配的限位凸起,所述固定杆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凸起挂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梯和第二主梯的两根支撑杆底部均套接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梯、第二主梯、第一幅梯、第二幅梯的水平杆外壁均套接有用于提高使用者攀爬舒适度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种便携式折叠登高梯不仅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之间具备折叠功能,第一主梯和第一幅梯以及第二主梯和第二幅梯之间同样具备转动折叠能力,相比于传统梯子,本实用新型可进行双重折叠,携带更加便利。
二、第一幅梯和第二幅梯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上述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具备了高度调节功能,适用性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星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星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0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