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0421.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1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姚徐陈;陈新建;陈志祥;徐佳翔;殷鹏;蒋汉林;龚鑫;陈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企达电梯(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5/14;B66B11/02;B66B13/14;B66B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施工 升降机 用吊笼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涉及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操作人员往往因为工作疏忽会导致翻板未关闭,而导致升降机门敞开导致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吊笼本体,所述吊笼本体两端设置有进料门,另一端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吊笼本体位于进料门或出料门处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进料门或出料门的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报警装置。本申请具有便于及时提醒操作人员进料门或出料门未关以改善安全隐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施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又叫建筑用施工电梯,也可以成为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笼;施工升降机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让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
相关技术中,存在申请号为CN20152024527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吊笼用的小翻板结构,包括具有双开门的吊笼,以及小翻板,吊笼靠近双开门侧的内壁的下端设有转轴固定块,小翻板后侧设有转轴,小翻板通过转轴与转轴固定块铰接,小翻板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向上延伸的护栏,护栏靠近转轴的一端设有支承位。升降机吊笼用的小翻板结构,小翻板有效弥补了升降机吊笼与层站之间的间隙,其护栏既起到保护通行人员安全的作用,又能够在小翻板收起是为其提供支承,避免向升降机吊笼内侧翻到而砸伤用户。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操作人员往往因为工作疏忽会导致翻板未关闭,而导致升降机门敞开导致安全隐患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因操作人员疏忽带来的安全隐患,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施工升降机用吊笼,包括吊笼本体,所述吊笼本体两端设置有进料门,另一端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吊笼本体位于进料门或出料门处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嵌置槽中设置有用于检测进料门或出料门的光电检测装置,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报警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置槽中设置的光电检测装置在光路受到遮挡时输出低电平,在光路未受到遮挡时输出高电平,控制装置在接收到高电平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从而能够在出料门或进料门没有关闭时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将出料门或进料门关闭以降低因未关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优选的,所述吊笼本体内部底壁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于控制装置以在称重传感器重量超过阈值且光电检测装置未检测到进料门或出料门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称重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对吊笼本体内部的载重进行称量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称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超过预设值并且光电检测装置未检测到出料门或进料门关闭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从而节约了资源,防止吊笼本体内没有载重而出料门或进料门未关闭时报警产生浪费。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分别位于吊笼本体内部底壁的四角,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上共同嵌置有承载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称重传感器对承载板进行支撑能够对承载板的重量进行分担,从而减轻了承载板对单个称重传感器的压力;而承载板的设置便于对吊笼本体内的负载进行承载。
优选的,所述吊笼本体内部设置有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连接于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冷却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湿度检测装置便于对吊笼本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控制装置控制冷却风扇在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自动开启,从而向操作人员吹风以进行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企达电梯(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高企达电梯(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0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