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污水厂用生物滴滤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1876.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游雄辉;陈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雒盛林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水 生物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水厂用生物滴滤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和营养液罐,生物滴滤塔包含生物洗涤段、微生物过滤段和除雾段,生物洗涤段位于生物滴滤塔下部,微生物过滤段位于生物滴滤塔中部,除雾段位于生物滴滤塔顶部,生物洗涤段由循环水箱、一第一加湿层填料,一第一喷淋管,一加湿循环水泵,一循环水管构成,循环水箱位于生物洗涤段底部。本生物滴滤系统配置了加湿与处理功能和智能营养液补充系统。有效保证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生物填料作为生物过滤处理系统核心部件,本实用新型使用了新型松枝状填料和新型丝网模块式填料,因其具有的良好透水性和通气性,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本系统具有压降低,占地小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厂废气治理、生物除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市政污水厂用生物滴滤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治理的持续加码,对于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废气治理工艺的高净化率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滴滤法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处理污水处理厂、厨余垃圾处理车间和垃圾填埋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生物滴滤主要工作原理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以生长膜的形式生长在生物滴滤装置内的填料上,利用有机废气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部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水、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合物,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其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是生物菌群生存生长受湿度、PH值、温度影响大;也因填料比表面积小,不适合处理水溶差的化合物。
传统生物滴滤床主要为用玻璃糊制的长方体型结构,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大;在生物滴滤床中最主要的物质是填料,填料既是微生物生长的支撑载体,又是气液两相的传质介质,而常用的火山岩等填料空隙堆积密度大,孔隙小,易堵塞。针对现有处理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可靠的新型生物滴滤除臭装置,以及一种新型组合填料层,有效保证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污水厂用生物滴滤除臭装置,生物填料作为生物过滤处理系统核心部件,使用了新型松枝状填料和新型丝网模块式填料,因其具有的良好透水性和通气性,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水厂用生物滴滤除臭装置,包括生物滴滤塔和营养液罐,所述生物滴滤塔包含生物洗涤段、微生物过滤段和除雾段,所述生物洗涤段位于生物滴滤塔下部,所述微生物过滤段位于生物滴滤塔中部,所述除雾段位于生物滴滤塔顶部,所述生物洗涤段由循环水箱、一第一加湿层填料,一第一喷淋管,一加湿循环水泵,一循环水管构成,所述循环水箱位于生物洗涤段底部,所述第一加湿层填料位于循环水箱上方,所述生物滴滤塔位于循环水箱与第一加湿层填料之间设置有废气入口,所述第一喷淋管位于第一加湿层填料上方,所述循环水箱与生物滴滤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过滤段由一第二松枝状填料层、一丝网模块填料层、一第二喷淋管、一营养液罐、一营养液输送泵、一营养液输送管道构成,所述第二松枝状填料层位于生物过滤段底部,所述丝网模块填料层位于第二松枝状填料层上方,所述第二喷淋管位于丝网模块填料层上方,所述营养液罐位于生物滴滤塔一侧,所述营养液输送泵输入端与营养液罐相连通,所述营养液输送泵输出端与营养液输送管道相连通,所述营养液输送管道另一端与第二喷淋管相连通,所述生物过滤段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筒,且排气筒内安装有气体浓度检测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喷淋管和第二喷淋管均匀设置有雾化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松枝状填料层由一中心绳、若干松叶形丝条构成,所述第二松枝状填料层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填料固定架,所述中心绳采用耐腐蚀、高强度的聚酰胺本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网模块填料层由高强度碳纤维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营养液罐上设置有一搅拌器和一PH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冉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1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