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及红外相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2601.0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79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车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智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33 | 分类号: | H04N5/33;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55 | 代理人: | 何华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红外 相机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及红外相机,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包括:相机主控、微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定时器模块及指示模块;相机主控、电源控制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定时器模块及指示模块分别与微控制模块电连接;定时器模块用于计时,指示模块用于指示微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若红外传感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活体热源信号,微控制模块及相机主控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微控制模块经第二预设时间后自动唤醒,监测红外传感模块的工作状态;若红外传感模块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则微控制模块再次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功耗,提高红外相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相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保护及军事监测活动等特殊领域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红外相机是指通过红外传感器在固定范围内感应活体信号的存在,从而触发的相机,可以感应人体或动物的存在,而触发相机的自动拍摄。而由于野外环境电能资源有限,在没有野生动物存在的情况下红外相机依然开机使用,不仅导致资源浪费,长久以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折损红外相机的寿命。因此,如何降低红外相机的功耗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及红外相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红外相机控制电路,包括相机主控、微控制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红外传感模块、定时器模块及指示模块;所述相机主控、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所述定时器模块及所述指示模块分别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与所述相机主控电连接;所述定时器模块用于计时,所述指示模块用于指示所述微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在第一预设时间未检测到活体热源信号,所述微控制模块及所述相机主控自动进入休眠模式;所述微控制模块经第二预设时间后自动唤醒,监测所述红外传感模块的工作状态;若所述红外传感模块的工作状态保持不变,则所述微控制模块再次自动进入休眠模式。
优选地,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关单元及放大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所述放大单元电连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放大单元电连接,所述放大单元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时器模块为外设定时器模块;所述定时器模块包括时钟芯片、外接晶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时钟芯片的第一端及所述外接晶振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外接晶振的第二端与所述时钟芯片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外接晶振的第二端、所述外接晶振的第三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时钟芯片的第三端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第四端接地,所述时钟芯片的第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时钟芯片的第六端悬空,所述时钟芯片的第七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相机主控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时钟芯片的第八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相机主控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相机主控与所述微控制模块通过IIC总线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碱性电池及降压转换单元;所述碱性电池用于电源输入,所述碱性电池与所述降压转换单元电连接,所述降压转换单元分别与所述相机主控、所述微控制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所述定时器模块及所述指示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分别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所述放大单元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放大单元包括放大器;所述放大器分别与所述微控制模块、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所述场效应管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时钟芯片的型号为PCF85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智创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智创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2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韧性紧固件线材的退火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回收的飞灰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