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2052884.9 申请日: 2020-09-16
公开(公告)号: CN213180741U 公开(公告)日: 2021-05-11
发明(设计)人: 曾宪楠;王麒;冯延江;孙羽;宋秋来;张小明;王曼力;谭贺;解文欢;李智媛;周萌;谢婷婷;任洋;姜辉;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1/04 分类号: G01N1/04;G01B5/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田 实验 水稻 秸秆 定长 截取 装置
【说明书】:

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属于耕作栽培技术领域,由固定截刀(1)、可动截刀(2)、归拢槽壁(3)、归拢槽腔(4)、截刀滑槽(5)、定长刻度尺(6)、手握柄(7)、脚蹬柄(8)、拉杆(1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截刀(1)是固定在归拢槽壁(3)上部的截刀,距归拢槽壁(3)顶端1‑2厘米,由截刀轴(15)、截刀轴滑孔(16)、归位弹簧(17)、弹簧筒(18)、弹簧筒腔(19)、截刀砧(20)、截刀砧槽(21)、截刀头(22)、截刀头刃(23)、截刀手柄(24)组成,截刀头刃(23)与截刀砧(20)的U形两侧翼端部内缘形成铡刀状。该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属于耕作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稻属谷类作物,原产于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就曾种植水稻。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按留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水稻所结子实为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为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水稻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和稻杆可以作为牲畜饲料。中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东北地区。水稻属于直接经济作物,大米饭是中国居民的主食,目前国内的水稻种植面积常规水稻是2.45亿亩,而杂交稻的种植面积为2亿亩。在水稻大田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定期测定水稻的生长势,在野外大田实验过程中,对水稻秸秆定长截取是常用的一个测量指标,以往操作人员都是先将水稻秸秆取下来,然后用尺量取一定长度,然后用剪刀将水稻秸秆截取为特定长度。这样的常规操作,一是不能及时记录哪根秸秆是哪穗水稻的分蘖,而是长期野外作业过程中,反复弯腰过程会让操作人员腰肌劳损苦不堪言,特别是年级稍大的操作人员。因此如何发明一种装置既能快速准确地将水稻秸秆随用随取,又可以不让操作人员过度弯腰站立着就能完成定长截取作业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所以利用拉杆将水稻秸秆拉入归拢进归拢槽腔,然后拉动固定截刀和可动截刀将水稻秸秆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定长截断,进而得到特定长度的水稻秸秆用于后续实验,达到操作人员不用弯腰就能获取定长水稻秸秆的目的,发明一种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何发明一种装置既能快速准确地将水稻秸秆随用随取,又可以不让操作人员过度弯腰站立着就能完成定长截取作业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该种大田实验用水稻秸秆定长截取装置利用拉杆将水稻秸秆拉入归拢进归拢槽腔,然后拉动固定截刀和可动截刀将水稻秸秆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定长截断,进而得到特定长度的水稻秸秆用于后续实验,达到操作人员不用弯腰就能获取定长水稻秸秆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2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