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4073.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26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林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4011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引流设备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进行引流操作和冲洗操作时,需要反复分离患处创口,更换引流装置和冲洗装置,导致患者体验较差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装置,包括:外套管、冲洗管、引流管以及引流容器;冲洗管和引流管均穿设于外套管,冲洗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引流管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外套管具有用于与待引流的患处接触的引流端,第一出口和第二进口均能够通过引流端与患处的引流腔连通,第一进口由外套管引出并能够与外部冲洗源连通,第二出口由外套管引出并与引流容器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引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的,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负压引流是引流操作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负压吸引从创面吸走渗出,帮助建立创面液体平衡,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清除坏死组织、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减轻水肿、增加创面血流,通过增加毛细血管充盈、增加生长因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在引流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对患处的引流腔进行创面治疗冲洗,而现有技术中存在进行引流操作和冲洗操作时,需要反复分离患处创口,更换引流装置和冲洗装置,导致患者体验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进行引流操作和冲洗操作时,需要反复分离患处创口,更换引流装置和冲洗装置,导致患者体验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装置,包括:外套管、冲洗管、引流管以及引流容器。
所述冲洗管和所述引流管均穿设于所述外套管,所述冲洗管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引流管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
所述外套管具有用于与待引流的患处接触的引流端,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进口均能够通过所述引流端与患处的引流腔连通,所述第一进口由所述外套管引出并能够与外部冲洗源连通,所述第二出口由所述外套管引出并与所述引流容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端还开设有多个第一辅助引流口,所述引流管的与所述第一辅助引流口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辅助引流口。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容器包括管体、活塞以及拉杆;
所述管体具有依次连通的连接口、储液腔以及活塞口,所述活塞可沿所述管体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储液腔,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活塞口并连接于所述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腔为圆柱状腔体,所述储液腔内置有第一挡片;
所述拉杆上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限位槽;驱动所述拉杆和所述活塞转动能够将所述第一挡片嵌设入所述限位槽,以锁止所述活塞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共线设置;
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具有推拉部,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配合的第二连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卡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用于与所述卡抓结构配合卡接的卡槽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口开设有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出口开设有用于与所述外螺纹结构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外表面沿所述管体轴向标记有刻度;
所述管体的具有所述连接口的一端设置有挂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40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