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5005.8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67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童健;陈亮;罗鹏鹏;莫杰;史佳晨;朱建峰;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芝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1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21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旧楼加装客梯 升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包括有客梯大梁和电梯厢,所述客梯大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客梯大梁底端内壁的右侧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开口的圆环,所述连接条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客梯大梁底端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外表面设有多个连接挡柱,所述连接挡柱以圆盘的中心为圆点呈圆周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连接条、带开口的圆环、圆盘和连接挡柱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拉绳升降的减速,替代了减速机完成减速的工作,极大地减小了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传统的加装壳体升降装置需要设置有减速装置,实现对电梯运行的稳定,但是减速装置的开发成本过高,使用减速装置会提高使用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包括有客梯大梁和电梯厢,所述客梯大梁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客梯大梁底端内壁的右侧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带开口的圆环,所述连接条中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客梯大梁底端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正面转动连接有圆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的外表面设有多个连接挡柱,所述连接挡柱以圆盘的中心为圆点呈圆周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盘的中心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绕线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梯大梁内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圆盘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支杆,两个所述支杆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客梯大梁内部的左侧通过第一支件转动连接有第一辊筒,所述客梯大梁内部的右侧通过第二支件转动连接有第二辊筒,所述客梯大梁内腔左侧的顶部设置有第三辊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台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杆,所述电梯厢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通过滑块与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绕线筒的外表面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依次穿过导向壳、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第三辊筒且与电梯厢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连接条、带开口的圆环、圆盘和连接挡柱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拉绳升降的减速,替代了减速机完成减速的工作,极大地减小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中电机连接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一种旧楼加装客梯的升降装置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芝电梯有限公司,未经申芝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50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石灰窑储料的联体仓
- 下一篇:一种人造金刚石包装用分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