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鲟鱼苗分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5694.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田小青;李强;李茂华;熊银林;凡磊;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3/05 | 分类号: | B07B13/05;B07B13/14;B07B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王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分选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鲟鱼苗分选设备,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该鲟鱼苗分选设备包括支架和大小分选组件。大小分选组件,包括第一分选箱、进鱼管、第一进水管、筛选网、出鱼口、底板、侧板、分隔板、螺杆、转动板和套管。筛选网和出鱼口的设置,便于用户将尺寸较小的鲟鱼苗,驱赶至出鱼口处;底板、侧板和分隔板的设置,能够将出鱼口处的鲟鱼苗导出;螺杆、转动板和套管的设置,使得用户调节同一流通通道内的两个转动板之间的距离,不仅能达到使不同尺寸大小的鲟鱼苗进入相应的流通通道内的目的,还能避免鲟鱼苗游回第一分选箱内。通过分选鲟鱼苗,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鲟鱼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以提高鲟鱼苗的成活率,保证鲟鱼苗的生长发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鲟鱼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鲟鱼苗分选设备。
背景技术
鲟鱼又称中华鲟,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隶属于鲟形目。鲟鱼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药食两用。鲟鱼的市场需求较大,鲟鱼的养殖前景良好,鲟鱼养殖产业已逐渐占据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地位。
鲟鱼苗的培育,对鲟鱼的养殖至关重要。鲟鱼苗的培育需要考虑到放养密度、水温和水量等条件。目前,鲟鱼苗的培育,未根据鲟鱼苗的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类,或者只采用人工凭经验分类,分类效果不佳。根据鲟鱼苗的大小、体质强弱进行分类,有助于对鲟鱼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以提高鲟鱼苗的成活率,保证鲟鱼苗的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鲟鱼苗分选设备,其能够实现对鲟鱼苗的分类,方便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鲟鱼苗分选设备,主要可以包括:支架和大小分选组件。
支架,包括支腿和支撑板,多个支腿固定在支撑板的下侧。
大小分选组件,包括第一分选箱、进鱼管、第一进水管、筛选网、出鱼口、底板、侧板、分隔板、螺杆、转动板和套管。
第一分选箱具有一容纳空间,并固定在支撑板的上方右侧。
进鱼管固定于第一分选箱的右侧。
第一进水管固定在第一分选箱上。
筛选网固定在所述第一分选箱内,并将容纳空间一分为二。
出鱼口开设于第一分选箱的左侧。
底板的一端固定在出鱼口内,以接引从出鱼口出来的鲟鱼苗。
两个侧板固定在底板的两侧。多个分隔板间隔设置在两个侧板之间,形成多个流通通道。
每个流通通道内均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螺杆,每个螺杆的下端均在贯穿一转动板后,螺纹连接在底板上。
转动板的一侧固设有内壁光滑的套管,套管套接在螺杆上。
进鱼管和第一进水管的设置,方便用户将鲟鱼苗倒入第一分选箱内,为鲟鱼苗提供充足的水量;筛选网和出鱼口的设置,便于用户将尺寸较小的鲟鱼苗,驱赶至出鱼口处;底板、侧板和分隔板的设置,能够将出鱼口处的鲟鱼苗导出;螺杆、转动板和套管的设置,使得用户调节同一流通通道内的两个转动板之间的距离,不仅能达到使不同尺寸大小的鲟鱼苗进入相应的流通通道内的目的,还能避免鲟鱼苗游回第一分选箱内。通过分选鲟鱼苗,用户可对不同尺寸大小的鲟鱼苗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以提高鲟鱼苗的成活率,保证鲟鱼苗的生长发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进鱼管的上端水平设置。
进鱼管的上端水平设置,有利于向进鱼管中倒入鲟鱼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第一阀门的设置,方便第一分选箱的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5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