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7763.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6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诺;朱亮;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极 耳翻折 纠正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包括第一纠正机构,第一纠正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平台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固定平台上垂直安装有第一感应识别器、第一真空吸嘴,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固定平台一侧并与第一固定平台垂直,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一固定平台一侧开设有第一轨迹槽,第一轨迹槽内垂直连接有可在其内移动的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固定平台连接并带动第一固定平台移动。本发明通过第一纠正机构与第二纠正机构的联合作用,解决多极耳电芯卷绕过程中极耳翻折现象,提高生产的良品率,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的电动交通工具多样化,圆柱,方形,软包电芯各具优势,大功率大容量的电芯需求越来越多,在方形电芯中,通常存在全极耳两端出极耳和切极耳方式多极耳的上端出极耳,对于专利公布号为CN107204489A的发明专利中提出的极耳翻折结构,存在以下的问题:不是激光切卷绕一体机,那么在激光切收卷结束,或多或少会存在极耳完全对折,那么此结构明显不适合。在切极耳方式多极耳上端出极耳的卷芯中,由于在激光切结束收卷的时候,极耳受力弯折,在卷绕过程中被夹在卷芯内部,大大降低了电芯的良品率,而且还带来后续的安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包括第一纠正机构,第一纠正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平台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固定平台上垂直安装有第一感应识别器、第一真空吸嘴,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固定平台一侧并与第一固定平台垂直,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一固定平台一侧开设有第一轨迹槽,第一轨迹槽内垂直连接有可在其内移动的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固定平台连接并带动第一固定平台移动。
优选的,第一轨迹槽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直线段两端分别为第一传动杆的起点、终点。
优选的,第一轨迹槽还包括第二直线段和第三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一端与起点位置连通且其另一端与第三直线段一端连通,第三直线段另一端与第一直线段连通并且第三直线段与第一直线段连接点靠近终点,第一直线段内靠近第三直线段位置安装有可使第一传动杆从起点朝向终点方向移动的第一单向转动卡,并且第一单向转动卡设置在第三直线段靠近第二直线段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纠正机构,第二纠正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平台和第二连接板,第二固定平台上垂直安装有第二感应识别器、第二真空吸嘴,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固定平台一侧并与第二固定平台垂直,第二连接板靠近第二固定平台一侧开设有第二轨迹槽,第二轨迹槽内垂直连接有可在其内移动的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固定平台连接并带动第二固定平台移动。
优选的,第二轨迹槽包括第四直线段,第四直线段两端分别为第一传动杆的起点、终点。
优选的,第二轨迹槽还包括第五直线段和第六直线段,第五直线段一端与起点位置连通且其另一端与第六直线段一端连通,第六直线段另一端与第四直线段连通并且第六直线段与第四直线段连接点靠近终点,第四直线段内靠近第六直线段位置安装有可使第一传动杆从起点朝向终点方向移动的第二单向转动卡,并且第二单向转动卡设置在第六直线段靠近第五直线段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通过第一纠正机构与第二纠正机构的联合作用,解决多极耳电芯卷绕过程中极耳翻折现象,提高生产的良品率,提高电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极耳翻折纠正结构的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77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飞溅功能的搅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