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8369.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8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徐沁晨;许柳依;强雨晴;王凯旋;李萌;张紫彦;杨天顺;陈莉;沈凌;张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健康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7/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坐板、转管一和插轴,所述坐板一侧壁上设置有主管,所述主管中部一端设置有所述转管一,所述主管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转管二,所述转管一下方焊接有撑板一,所述转管二下方焊接有撑板二,所述撑板一与所述撑板二一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所述插轴,所述插轴一侧设置有框架柱,所述坐板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扶手,所述主管与所述坐板焊接。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撑板一、撑板二、转管一、转管二、弹簧和插轴,能够对患者下肢进行康复锻炼,避免患者腿部得不到锻炼造成康复效果慢,提高了康复训练装置使用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除严重的损伤需要休息治疗外,一般的损伤不必完全停止身体练习,适当的、科学的身体练习对于损伤的迅速愈合和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多数采用固定结构,由于装置不能摆动,容易使患者腿部得不到锻炼造成康复效果慢,降低了康复训练装置使用的效率,其次,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大都采用简易结构,由于缺少调节部件,容易使身高不同的人使用不方便造成使用效率低,同时由于缺少上肢锻炼部件,容易使患者上肢血液不循环造成训练恢复差,不能满足康复训练装置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由于装置不能摆动,容易使患者腿部得不到锻炼造成康复效果慢,降低了康复训练装置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坐板、转管一和插轴,所述坐板一侧壁上设置有主管,所述主管中部一端设置有所述转管一,所述主管中部另一端设置有转管二,所述转管一下方焊接有撑板一,所述转管二下方焊接有撑板二,所述撑板一与所述撑板二一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侧设置有所述插轴,所述插轴一侧设置有框架柱,所述坐板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扶手,所述主管与所述坐板焊接,所述转管一与所述主管转动连接,所述转管二与所述主管转动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撑板一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撑板二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插轴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插轴与所述框架柱焊接,所述坐板与所述框架柱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一侧设置有立管,所述立管一侧壁上设置有滑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立管能够使所述扶手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滑管一侧壁上设置有锁紧螺丝,所述滑管另一侧壁上设置有挑架,所述挑架之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下方设置有吊架,所述吊架一端连接有拉环一,所述吊架另一端连接有拉环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横杆能够使所述吊架固定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立管与所述坐板焊接,所述滑管与所述立管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滑管能够对所述挑架高度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螺丝与所述滑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挑架与所述滑管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锁紧螺丝能够对所述挑架进行定位锁死。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与所述挑架焊接,所述吊架与所述横杆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吊架能够使所述拉环一以及所述拉环二进行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拉环一与所述吊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拉环二与所述吊架通过螺钉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拉环一以及所述拉环二能够使患者上肢得到锻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83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室华夫桶防坠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中继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