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手腕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59143.3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90/98 | 分类号: | A61B90/98;A44C5/00;G16H10/6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手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手腕带,包括显示机构和连接于显示机构下方的手腕带;所述显示机构与手腕带之间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所述手腕带于红外光电开关处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红外光电开关与显示机构电连接;所述手腕带脱离患者时,红外光电开关感受到信号变化,传递信息给显示机构,使其显示脱落提醒。本实用新型中的红外光电开关可以监测手腕带是否意外掉落,从而保证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信息识别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手腕带。
背景技术
医用手腕带主要用于患者身份信息核对,尤其针对语言障碍、咽部手术、失语患者身份核对,以及患者术前身份核查,通过核查手腕带信息而避患者身份信息错误,导致的医疗安全事故,是一种重要且必须的身份信息核查方法。
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手腕带患者在佩戴过程中可以随时取下,因而导致手腕带作为身份核查信息的准确度无法达到其预期需求,医务人员在核查患者手腕带的基础上必须配合其它方式进行进一步确认为患者本人,此方式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且并未达到通过手腕带核查患者(尤其是语言沟通障碍)身份信息的初衷。或佩戴过程中无意损坏而丢失,导致手腕带作为一种核查患者身份信息的方法有效性降低,必须再次采取其它核查方法,因而无法发挥其预期作用,即作为一种尤其针对语言沟通障碍患者核查身份信息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医用手腕带,其可以监测手腕带是否意外掉落,从而保证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信息识别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手腕带,包括显示机构和连接于显示机构下方的手腕带;所述显示机构与手腕带之间设置有红外光电开关;所述手腕带于红外光电开关处开设有透光孔;所述红外光电开关与显示机构电连接;所述手腕带脱离患者时,红外光电开关感受到信号变化,传递信息给显示机构,使其显示脱落提醒。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显示机构包括显示屏、无线传感模块和电池;所述显示屏、无线传感模块、红外光电开关和电池依次电连接;所述无线传感模块与患者身份信息系统无线连接;所述手腕带脱离患者时,红外光电开关感受到信号变化,传递信息给无线传感模块,无线传感模块控制显示屏显示脱落提醒,并反馈信息给患者信息系统。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无线传感模块为ZigBee模块。
在使用过程中,只需选择合适规格手腕带给患者佩戴,再根据医院患者信息系统抓取必要信息,配合设置Zigbee模块,通过Zigbee网络将信息更新至手腕带,传输至显示屏,显示患者信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为微型纽扣电池。
按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保护壳;所述ZigBee模块、微型纽扣电池和红外光电开关均设置于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于红外光电开关发射器处开设有孔洞,与透光孔正对;所述红外光电开关发射器嵌设于孔洞处;所述显示屏贴设于保护壳上。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下方连接有第一磁体;所述手腕带于第一磁体的相应位置处连接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产生磁吸,将保护壳与手腕带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均为单面钕铁硼磁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壳外表面设有防水涂层。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手腕带表面设置有防水层。手腕带的防水设计,可满足一般患者生活需求,配合红外光电开关实现监测手腕带是否意外掉落,从而保证手腕带作为患者身份信息识别的准确性。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还包括连接带;所述手腕带两端部通过连接带连接,共同形成环状结构;所述连接带为网状结构;所述手腕带与连接带所用材质均为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59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丰胸结构的女士塑身衣
- 下一篇:一种型材挤出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