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0024.X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5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余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燕群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顺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原 降水 模型 试验 模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包括顶杆、连接环和第一连接杆,顶环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顶帽,顶环的内侧壁插接有竖杆,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表面通过第一横轴固定连接有侧环,侧环的内部插接有侧杆,竖杆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侧杆的表面通过移动环固定连接有插接环,侧杆靠近移动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圆环。该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通过连接环、侧环和转环的设置,将顶杆与连接环连接,将顶部结构进行安装,通过竖杆和顶帽的设置,将顶部撑起,再通过底板和连接螺栓的设置,可以将装置与地面进行连接,保持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降水试验用模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地势起伏不大,有的高原则是山峦起伏,地势变化很大,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高地的形成与地球的形成有很大联系。
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几种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现在个别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因此会在高原地区进行强降水试验,在现有的试验中,工作人员会选择合适地区,具有斜坡的地方安装外架,然后进行强降水试验,不过现有的安装架大多是工作人员现场直接搭建的,在稳定性上较差,并且拆卸时也比较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包括顶杆和连接环,所述顶杆的表面与所述连接环插接,所述连接环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有顶环,所述顶环的一侧表面螺纹连接有顶帽,所述顶环的内侧壁插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通过第一横轴固定连接有侧环,所述侧环的内部插接有侧杆,所述竖杆一侧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侧杆的表面通过移动环固定连接有插接环,所述侧杆靠近移动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一侧通过第二横轴活动连接有转环,所述底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竖杆的一端贯穿所述顶环并与所述顶帽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环的内侧壁与所述侧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环的一侧与所述插接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横轴的一端与所述圆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横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转环活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原强降水模型试验的模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燕群,未经余燕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00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