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雷电绕击输电导线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2508.8 | 申请日: | 202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5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麦学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尚昶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电 输电 导线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雷电绕击输电导线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配合座、连接架、装夹座、固定架、避雷线和预绞丝护线条,所述避雷针设置在配合座的顶端上,所述配合座配合在连接架中部的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装夹座设置在配合座的底端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固定架内开设有装夹孔,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缠绕在避雷线的外周,所述固定架的上下两端上均设置有夹块机构,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的两端通过夹块机构夹持于第一装夹孔内,所述装夹座内开设有装夹口,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的中部夹持在装夹口内,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避雷针吸引雷击的能力,提升输电导线的防雷保护范围和防雷保护效果的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防雷电绕击输电导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些雷电发生频繁的季节,经常会出现电力线路塔架被雷电击中,导致生命或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发生,为防止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人们设计一些用于防雷的装置,通过防雷装置将雷电的电流导入到地面上,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现有的防雷装置吸引雷电的能力仍然存在不足,无法准确地将雷电吸引至避雷针上,从而导致雷电击中避雷针外的电力线路上导致跳闸的情况出现,而且防雷装置上用于导电的避雷线是需要进行固定的,若避雷线的固定效果不足,避雷线容易从防雷装置上脱落,影响防雷装置的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地设计一种防雷电绕击输电导线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增强避雷针吸引雷击的能力,提升输电导线的防雷保护范围和防雷保护效果的保护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雷电绕击输电导线保护装置,包括避雷针、配合座、连接架、装夹座、固定架、避雷线和预绞丝护线条,所述避雷针设置在配合座的顶端上,所述配合座配合在连接架中部的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装夹座设置在配合座的底端上,所述固定架设置在连接架的左右两端上,所述固定架内开设有装夹孔,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缠绕在避雷线的外周,所述固定架的上下两端上均设置有夹块机构,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的两端通过夹块机构夹持于第一装夹孔内,所述装夹座内开设有装夹口,所述预绞丝护线条的中部夹持在装夹口内。
进一步,所述避雷针包括上针体和下针体,所述下针体的底端上开设有螺纹段,所述配合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下针体的底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在配合座上,所述螺纹段上方的下针体外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一六角扭动块,所述上针体设置在下针体的顶端上,所述上针体外侧的下针体表面上设置有第一绝缘管套。
进一步,所述上针体采用紫铜管内衬高强度钛合金管的结构,所述下针体采用不锈钢管包裹聚酯玻璃钢管的结构。
进一步,所述配合座外侧的第一螺纹孔内壁上设置有第二绝缘管套,所述第二绝缘管套套设于第二绝缘管套上。
进一步,所述连接架左右两端的第二配合孔内配合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下两侧的连接架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上通入有第一锁紧螺丝,位于所述滑槽上方的第一锁紧螺丝上配合有第一锁紧螺母,所述连接块的外侧端上设置有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通入到固定架一侧顶面上的第一配合块内,位于所述第一配合块外侧的第一螺柱部分上配合有第二锁紧螺母。
进一步,所述夹块机构包括夹块、第二螺柱和第二六角扭动块,所述第二螺柱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配合在固定架的上下端上并延伸至固定架的第一装夹孔内,位于所述第一装夹孔内的第二螺柱末端上设置有第二配合块,所述夹块的外侧上开设有第三配合孔,所述夹块通过第二配合块与第三配合孔之间的配合连接在第一装夹孔内的第二螺柱末端上,所述第二六角扭动块设置在第二螺柱的外侧端上。
进一步,所述夹块的内侧壁面上开设有若干个条纹。
进一步,所述装夹口下方的装夹座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通入有第二锁紧螺丝,所述固定板外侧的第二锁紧螺丝上配合有第三锁紧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尚昶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尚昶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25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船舶避雷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雷用避雷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