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水线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3939.6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3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小红;黎旭;吴俊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9G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众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3 | 代理人: | 樊宝忠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水线 显示器 色温 亮度 调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水线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包括设置在流水线体上并用以支撑待调试显示器的显示器工装板、以及设置在流水线体上对待调试显示器进行自动调试的色温亮度调试系统;所述色温亮度调试系统包含上位机和色彩分析仪,该上位机与色彩分析仪交互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且上位机的输出端交互连接有色温亮度调试工装板模块。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操作者只需要进行HDMI线缆的插拔,即可对显示器进行自动调试,以减少显示器色温亮度调试工位的总调试作业时间,提高了调试效率及显示器的生产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领域,具体为一种流水线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生产后为了保证每台机器各色温和亮度的一致性,每台显示器都需要调整色温和亮度,一般的显示器都需要调整6500K和9300K的工厂出厂色温和亮度。
现如今的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使用时,工人需要插上显示器HDMI线缆,然后将色彩分析仪测量探头靠近测试图像,再敲击电脑键盘调整色温和亮度,显示器调试合格后再将色彩分析仪测量探头远离显示器;然后用脚踩踏板放行显示器,现有调试装置不能适应目前高速流水线的节拍,且操作人员看显示器的显示内容来判断是否合格,操作人员容易疲劳误判,影响生产质量,流水线调试工人作业量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水线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操作人员容易疲劳误判、流水线调试工人作业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水线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包括设置在流水线体上并用以支撑待调试显示器的显示器工装板、以及设置在流水线体上对待调试显示器进行自动调试的色温亮度调试系统;所述色温亮度调试系统包含上位机和色彩分析仪,该上位机与色彩分析仪交互连接以进行数据交互,且上位机的输出端交互连接有色温亮度调试工装板模块;所述色温亮度调试工装板模块的输出端与待调试显示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色温亮度调试工装板模块的一处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阻挡器和推杆电机;所述阻挡器位于显示器工装板右侧并安装在流水线体上;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端部连接有测量探头,该测量探头通过电线与色彩分析仪电性连接,且测量探头正对于待调试显示器的显示屏幕以采集显示器的色温亮度信息。
优选的,所述色温亮度调试工装板模块包含HDMI输出模块、HDMI输入模块、USB转I2C模块、USB转串口模块、HDMI插拔检测模块和MCU模块;所述HDMI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HDMI插拔检测模块电性连接,该HDMI输出模块的输入端与待调试显示器通过一组HDMI线缆进行连接和数据交互;所述HDMI输入模块与上位机通过另一组HDMI线缆进行连接和数据交互,该HDMI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HDMI输出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USB转I2C模块与上位机通过一组USB线缆进行连接和数据交互,该USB转I2C模块的输出端与HDMI输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USB转串口模块与上位机通过另一组USB线缆进行连接和数据交互,该USB转串口模块与色彩分析仪交互连接,且USB转串口模块与MCU模块交互连接;所述HDMI插拔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MCU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MCU模块的一处输出端通过开关驱动模块与阻挡器电性连接,该MCU模块的另一处输出端通过电机驱动模块与推杆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操作者只需要进行HDMI线缆的插拔,即可对显示器进行自动调试,以减少显示器色温和亮度自动调试工位的总作业时间,增加色温和亮度调试的准确性,提高了调试效率及显示器的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色温和亮度调试装置的框架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3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