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4209.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0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栾禄祥;孟玉羚;于秋月;栾禄毅;屈秋霞;娄来津;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金和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海城现代菱镁产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00 | 分类号: | F16K13/00;F16K31/04;F16K31/122;F16K37/00;F16K27/00;G01G21/00;G01G2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8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称量 阀门 组件 | ||
1.一种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阀门组件包括:下料管道、上棒阀组、下棒阀组,下料管道上安装上棒阀组、下棒阀组,上棒阀组位于下棒阀组的上方,上棒阀组分别通过其上的上法兰盘Ⅰ、下法兰盘Ⅰ与下料管道连接,下棒阀组分别通过其上的上法兰盘Ⅱ、下法兰盘Ⅱ与下料管道连接,下棒阀组内设置电子秤。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棒阀组设有液压缸Ⅰ、电动机Ⅰ、限位触发柱Ⅰ、限位开关Ⅰ、电液动推杆Ⅰ、连接板Ⅰ、阀棒Ⅰ、上法兰盘Ⅰ、阀棒定位柱Ⅰ、下法兰盘Ⅰ,具体结构如下:
上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上端设置上法兰盘Ⅰ,上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下端设置下法兰盘Ⅰ,上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内腔中部水平相对排列阀棒Ⅰ、阀棒定位柱Ⅰ,阀棒Ⅰ、阀棒定位柱Ⅰ为一一对应;液压缸Ⅰ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Ⅰ,液压缸Ⅰ的输出端连接水平的电液动推杆Ⅰ的一端,电液动推杆Ⅰ的另一端安装连接板Ⅰ;阀棒Ⅰ靠近阀棒定位柱Ⅰ的一端为圆锥形尖端,阀棒定位柱Ⅰ与阀棒Ⅰ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圆锥形凹坑,圆锥形尖端与圆锥形凹坑相互匹配,阀棒Ⅰ远离阀棒定位柱Ⅰ的另一端与连接板Ⅰ相连;连接板Ⅰ上竖向设置限位触发柱Ⅰ,在限位触发柱Ⅰ随连接板Ⅰ运行的方向上设置限位开关Ⅰ。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棒阀组中,三个阀棒Ⅰ为一组,通过连接板Ⅰ连接在电液动推杆Ⅰ上。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液压缸Ⅰ的外壁面设置控制单元Ⅰ,控制单元Ⅰ的电信号输入端与限位开关Ⅰ连接,控制单元Ⅰ的电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Ⅰ连接;电动机Ⅰ接收控制单元Ⅰ的电信号开始运行,通过液压缸Ⅰ推动电液动推杆Ⅰ,进一步带动阀棒Ⅰ与阀棒定位柱Ⅰ配合或分离,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上棒阀组的关门或开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下棒阀组设有液压缸Ⅱ、电动机Ⅱ、限位触发柱Ⅱ、限位开关Ⅱ、电液动推杆Ⅱ、连接板Ⅱ、阀棒Ⅱ、上法兰盘Ⅱ、阀棒定位柱Ⅱ、下法兰盘Ⅱ、电子秤,具体结构如下:
下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上端设置上法兰盘Ⅱ,下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下端设置下法兰盘Ⅱ,下棒阀组与下料管道相通的通道内腔中部水平相对排列阀棒Ⅱ、阀棒定位柱Ⅱ,阀棒Ⅱ、阀棒定位柱Ⅱ为一一对应;液压缸Ⅱ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Ⅱ,液压缸Ⅱ的输出端连接水平的电液动推杆Ⅱ的一端,电液动推杆Ⅱ的另一端安装连接板Ⅱ;阀棒Ⅱ靠近阀棒定位柱Ⅱ的一端为圆锥形尖端,阀棒定位柱Ⅱ与阀棒Ⅱ相对应的一端设有圆锥形凹坑,圆锥形尖端与圆锥形凹坑相互匹配,阀棒Ⅱ远离阀棒定位柱Ⅱ的另一端与连接板Ⅱ相连;连接板Ⅱ上竖向设置限位触发柱Ⅱ,在限位触发柱Ⅱ随连接板Ⅱ运行的方向上设置限位开关Ⅱ,下棒阀组的阀棒Ⅱ、阀棒定位柱Ⅱ底部均设置电子秤。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下棒阀组中,三个阀棒Ⅱ为一组,通过连接板Ⅱ连接在电液动推杆Ⅱ上。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液压缸Ⅱ的外壁面设置控制单元Ⅱ,控制单元Ⅱ的电信号输入端与限位开关Ⅱ、电子秤连接,控制单元Ⅱ的电信号输出端与电动机Ⅱ连接;电动机Ⅱ接收控制单元Ⅱ的电信号开始运行,通过液压缸Ⅱ推动电液动推杆Ⅱ,进一步带动阀棒Ⅱ与阀棒定位柱Ⅱ配合或分离,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下棒阀组的关门或开门。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子秤由弹簧和重量传感器组成,弹簧和重量传感器为上下设置,重量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与控制单元Ⅱ的电信号输入端连接。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称量的矿用阀门组件,其特征在于,电子秤旁边设置用于防止电子秤损坏的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金和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海城现代菱镁产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金和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海城现代菱镁产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42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更换吸收剂的便携式光学瓦斯检测仪
- 下一篇:双路打码信号输出笔芯及触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