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长台阶轴零件的快速校形及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4718.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4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强俊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1/00 | 分类号: | B21D1/00;G01B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长 台阶 零件 快速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长台阶轴零件的快速校形及检测装置。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处台阶外圆(41)、第二处台阶外圆(43),中间段包括待校形段,所述待校形段设有大外圆(42);该装置包括第一变径导套(1)、第二变径导套(2)、立体垫块(3);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与所述第二变径导套(2)分别套装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两端的第一处台阶外圆(41)以及第二处台阶外圆(43)上,所述立体垫块(3)套装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待校形段。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细长台阶轴校形过程的反复以及直线度难以检测的问题,稳定了加工质量,提升了流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长台阶轴零件的快速校形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细长轴加工中,尤其当细长轴的长径比大于100:1时,由于切削力及内应力导致零件变形严重,需要通过人工校形保证零件的直线度。
在细长台阶轴的校形过程中,由台阶轴上台阶外圆各处直径不同,零件在自由状态下水平放置时各处台阶外圆不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无法直接判定零件的变形位置。通常,需要使用垫块将细长台阶轴零件的细筋部位垫高,目视观察变形高点并进行标记,使用压力敲击变形高点进行校形,多次观察并敲击直至垫块垫高的细筋部位校直,继续移动垫块,垫高下一处细筋,直到完成整个细长台阶轴的校形。采用上述传统方法进行校形,当细长台阶轴的细筋长度大于200mm时并需要进行批量校形及检测时,需要数次反复的观察、校直与调整,对操作者的挑战巨大,校形质量严重依赖操作者经验。
同时,由于细长台阶轴刚性差,校形后无法通过接触法进行直线度的测量,仅能在检测平台上沿周向滚动零件,目视观察细筋部位与检测平台的垂直距离变化情况以判断校形结果是否满足要求,检测标准难统一、检测结果准确性亟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根据细长台阶轴零件的校形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细长台阶轴零件的快速校形及检测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定位零件的变形高点,并在校形后,可准确检测零件直线度是否满足要求,解决了细长台阶轴校形过程的反复以及检测的问题,稳定了加工质量,提升了流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细长台阶轴零件的快速校形及检测装置,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处台阶外圆41、第二处台阶外圆 43,中间段包括待校形段,所述待校形段设有大外圆42;该装置包括第一变径导套1、第二变径导套2、立体垫块3;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与所述第二变径导套2分别套装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两端的第一处台阶外圆41以及第二处台阶外圆43上,所述立体垫块3套装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待校形段;
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中心开设有两级台阶内孔,分别记为第一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11、第一变径导套第二级台阶内孔12,所述第一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11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上的第一处台阶外圆41适配,所述第一变径导套第二级台阶内孔12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11直径,以实现限制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外圆直径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上的大外圆42直径相同;
所述第二变径导套2中心开设有两级台阶内孔,分别记为第二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21、第二变径导套第二级台阶内孔22,所述第二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21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上的第二处台阶外圆43适配,所述第二变径导套第二级台阶内孔22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变径导套第一级台阶内孔21直径,以实现限制所述第一变径导套1的轴向位置;所述第二变径导套2外圆直径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上的大外圆42直径相同;
所述立体垫块3为半圆柱结构,其中心沿轴向开设有半圆柱形通孔,所述半圆柱形通孔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待校形段外圆适配,所述立体垫块3外圆直径与所述细长台阶轴零件4的大外圆42直径相同;所述立体垫块3需要成对使用,以实现分段对所述待校形段的校形与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4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性阻燃热塑性板甲防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