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X光检测的双层生产流水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5899.9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5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朱章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骥洋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04 | 分类号: | B65B57/04;B65B6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陈旭 |
地址: | 21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双层 生产 流水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X光检测的双层生产流水线,包括第一检测部、双层输送流水线、第二检测部、以及废料框;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金检仪和第一分拣台,所述双层输送流水线包括上层输送流水线和下层输送流水线,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金检仪和第二分拣台;产品经所述第一金检仪初检,如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一分拣台输送至所述上层输送流水线,如未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一分拣台传至下层输送流水线再输送至第二金检仪复检,如未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二分拣台输送至下一工序流水线,如检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二分拣台输送至废料框。该生产流水线通过设置2道金检仪的X光检测环节,实现食品小包装中金属异物的初检和复检,能将含有金属异物的不合格的小包装袋在装箱之前予以提前剔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腌制滚揉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人口大国,如何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为此食品加工行业做出了很多尝试,其中,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是食品工业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保障。现有食品加工业的规模化和自动化发展、传统食品的工业化、食品新资源的利用、新工艺好新产品的产业化都对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般的食品在加工完成后,经过包装设备包装,然后该包装产品再经过杀菌、清洗、烘干后,再进入后道的称重、分拣、打包封箱环节,这中间的流通环节较多,因此很容易在产品中出现金属异物而导致产品不合格,因此在进入称重、分拣、打包封箱环节之前,清除金属异物成为了必需的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分拣的方式进行金属异物的检查,但是人工分拣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规模化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X光检测的双层生产流水线,通过该生产流水线可使得产品在进入下道包装环节前,将含有金属异物的不合格的小包装袋予以提前剔除,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X光检测的双层生产流水线,包括第一检测部、双层输送流水线、第二检测部、以及废料框;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金检仪和第一分拣台,所述双层输送流水线包括上层输送流水线和下层输送流水线,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金检仪和第二分拣台;产品经所述第一金检仪初检,如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一分拣台输送至所述上层输送流水线,如未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一分拣台传至下层输送流水线再输送至第二金检仪复检,如未检测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二分拣台输送至下一工序流水线,如检出金属异物则由第二分拣台输送至废料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拣台设置第一活动板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伸出顶住第一活动板时,第一活动板与上层输送流水线衔接;第一气缸收缩带动第一活动板向下运动时,第一活动板与下层输送流水线衔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板与上层输送流水线衔接时的倾斜角度为20°-30°,所述第一活动与下层输送流水线衔接时的倾斜角度为70°-8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拣台包括第二活动板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伸出顶住第二活动板时,第二活动板与下一工序的流水线衔接;第二气缸收缩带动第二活动板向下运动时,第二活动板对应在废料框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板与下一工序的流水线衔接时的倾斜角度均为20°-30°;所述第二活动板对应在废料框的上方时的倾斜角度为70°-80°。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检测部之前可设置测前输送部,所述测前输送部包括提升机和第一输送流水线。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机包括由电动机带动的提升机输送带;所述提升机的一端设置在上一生产线出料口的下方,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输送流水线的上方;所述提升机输送带上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挡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流水线的一端设置在提升机的下方,另一端与第一检测部的第一金检仪的入口相衔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骥洋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骥洋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5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