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6091.2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43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特诺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1/00;H02G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陈庆元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泄放 功能 电源 防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包括电源防雷器主体、安装板、接线盒、接线孔、卡槽、线路加固装置和滑槽,通过在电源防雷器主体前端设置了线路加固装置,线路加固装置采用翻盖式结构,通过在线路加固装置底部设置了固定板,固定板内部设置有三个穿线槽,且穿线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三个穿线槽对线路的移动进行限制,且转动固定板左端的旋钮使三个固定机构同时对连接的线路进行夹紧固定,对线路进行分别加固,增加线路的连接稳固性,且避免线路相互交错,影响其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防雷器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
背景技术
电源防雷器又名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在信息时代,电脑网络和通讯设备越来越精密,其工作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雷电以及大型电气设备的瞬间过电压会越来越频繁的通过电源、天线、无线电信号收发设备等线路侵入室内电气设备和网络设备,造成设备或元器件损坏,人员伤亡,传输或储存的数据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或暂时瘫痪、系统停顿,数据传输中断,局域网乃至广域网遭到破坏,电源防雷器就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
现有的电源防雷器一般通过线路与外部需要进行防雷保护的设备相连接,且需要将电源防雷器与底线相连接,现有的接线方式一般采用螺栓进行锁固,固定效果一般,且连接的线路之间相互交错,影响其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该装置包括电源防雷器主体和线路加固装置,所述电源防雷器主体底端后侧锁固有安装板,所述电源防雷器主体内侧前端底部安装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前端开设有接线孔,所述电源防雷器主体右侧前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电源防雷器主体前端左侧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源防雷器主体前端顶部通过转轴与线路加固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线路加固装置包括盖板、固定板、卡扣、穿线槽、固定机构、旋钮、螺杆和光杆,所述盖板前端与固定板相互焊接,所述固定板右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板底部开设有穿线槽,且穿线槽内部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板左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右端与螺杆相连接,所述螺杆和光杆均横向贯穿固定机构,且螺杆与固定机构螺纹连接,所述光杆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相互锁固,所述卡扣右侧与卡槽相互扣接,所述盖板后端通过转轴与电源防雷器主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动管、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夹板,所述活动管底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底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杆转动连接,且第二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夹板转动连接,所述夹板伸入至穿线槽内,所述螺杆横向贯穿活动管,且与活动管螺纹连接,所述光杆横向贯穿夹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直板状,且固定板左右两侧与电源防雷器主体内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卡扣左端通过弹簧与固定板弹性连接,且卡扣后侧从左至右向前倾斜。
优选的,所述穿线槽、固定机构和接线孔均设置有三个,且穿线槽位置与接线孔呈直线对齐。
优选的,所述光杆表面呈光滑状,且夹板内壁与光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设置有两根,且两个第二连杆均由上至下向外倾斜。
优选的,所述夹板内侧粘接有橡胶垫,且夹板外侧设置有支板。
优选的,所述螺杆采用硬质合金材质。
优选的,所述夹板采用PVC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高泄放功能的电源防雷器,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特诺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特诺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60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