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振动盘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6208.7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6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国之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66 | 分类号: | B65G47/66;B65G47/44;B65G21/20;B65G15/30;B65G4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叶晓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振动 盘上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振动盘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主动转辊、输送皮带、衔接结构和导料结构,所述装置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转辊,且主动转辊一侧的装置底板顶端设置有从动转辊,并且从动转辊与主动转辊通过输送皮带相连接,所述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板,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的两端皆与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底端与装置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皮带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滑棱,所述输送皮带的一端设置有衔接结构,且输送皮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导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装置与振动盘的紧密性,并且便于将物料导出,提高了物料输送的流畅性,而且使得装置在使用时不易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柔性振动盘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盘广泛应用于电子、五金、塑胶等各个行业,是解决工业自动化神供料的必须须设备,传统振动盘电磁线圈加弹簧片结构带动铁质料盘振动,都属于刚性材料,虽然料盘采用喷胶软化处理,但是振动力也是通过硬性材料碰撞传递给工件,而柔性振动盘采用现代一种新型音圈电机作为动力源,料盘采用柔性材质,音圈电机产生上下直线运动,带动工件运动,而不是通过振动碰撞,使得振动盘在结构上“柔”化,在柔性振动盘的使用过程中,上料工作一般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但人工上料存在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等缺陷,因此亟需一种上料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上料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现有的此类上料装置在使用时与振动盘的衔接不够紧密,并且不便将物料导出,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现有的此类上料装置在输送物料时不够流畅,尤其是体积较小且表面光滑的物料,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3)现有的此类上料装置在使用时一般不便对装置进行固定,在使用时装置容易发生位置的偏移,因此给上料工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振动盘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上料装置在使用时与振动盘的衔接不够紧密,在输送物料不够流畅和装置容易发生位置的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振动盘上料装置,包括装置底板、主动转辊、输送皮带、衔接结构和导料结构,所述装置底板顶端的一侧设置有主动转辊,且主动转辊一侧的装置底板顶端设置有从动转辊,并且从动转辊与主动转辊通过输送皮带相连接,所述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的两侧皆设置有支撑板,主动转辊与从动转辊的两端皆与支撑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板的底端与装置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皮带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防滑棱,所述输送皮带的一端设置有衔接结构,且输送皮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导料结构,所述装置底板底端的边缘位置处皆安装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装置底板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皆安装有伸缩杆,用于底盘的驱动工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位置处的装置底板下方设置有底盘,底盘的顶端与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增大了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主动转辊位置处的支撑板外壁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贯穿支撑板并与主动转辊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于主动转辊的驱动工作。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的两侧皆设置有侧挡板,且侧挡板的两端皆延伸至支撑板的顶端并与其固定连接,防止物料从两侧滑落。
优选的,所述衔接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杆、衔接板和第一螺栓,所述输送皮带的一端设置有衔接板。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底端与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撑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与衔接板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国之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国之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6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杀菌装置
- 下一篇:科拉菲尔半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