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及加热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67845.6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波;董希光;王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济南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藏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底座 散热 风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及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具有由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的收容腔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收容腔体内设置有风扇、散热机构、加热机构和电源板,所述风扇的位置与所述进气口结构相对应,并至少用于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所述收容腔体内,并驱使所述冷空气自所述排气口处排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结构简单、节省功耗、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底座,特别涉及一种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及加热底座,属于散热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加热设备主要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内部用于进行电加热的多个功能机构等,功能机构在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时,由于自身的因素导致功能机构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常常需要在底座内设置散热机构,现有技术多采用在底座内设置风扇来实现对底座内的功能机构进行散热;例如,直接通过风扇将冷空气直接吹向底座内部,然后通过散热孔排出,然而,现有的底座结构多存在散热效率低、结构复杂繁琐等缺点,从而造成现有电加热设备的成本较高或散热和使用寿命低等,不利于电加热设备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及加热底座,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底座散热风道结构,与加热底座相配合,所述加热底座具有由底板和侧板围合形成的收容腔体,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可供外部气体进入所述收容腔体的进气口,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可供收容腔体内的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所述收容腔体内设置有风扇、散热机构、加热机构和电源板,所述风扇的位置与所述进气口结构相对应,并至少用于将外部的冷空气引入所述收容腔体内,并驱使所述冷空气自所述排气口处排出;
其中,所述散热机构设置在收容腔体的第一区域,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收容腔体的第二区域,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至少用于将所述风扇引入的冷空气分别引导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分别与所述散热机构、加热机构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置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应,所述第二排气口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应,其中,所述进气口、第一区域和第一排气口形成可供气体流通的第一散热风道,所述进气口、第二区域和第二排气口形成可供气体流通的第二散热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第一导流条和第二导流条,所述第一导流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另一端沿趋向第一区域的方向延伸,从而将自所述风扇引入的冷空气引导至第一区域,并使引入第一区域的冷空气自所述第一排气口排出;所述第二导流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另一端沿趋向第二区域的方向延伸,从而将自所述风扇引入的冷空气引导至第二区域,并使引入第二区域的冷空气自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流条靠近出风口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条靠近出风口处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导流条和第二导流条之间呈角度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流条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第三导流条,所述第三导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三导流条与所述第二导流条分离设置,且所述第三导流条设置在所述由所述第二导流条围合形成的导流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流条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导流条和第三导流条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机构于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散热机构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所述风扇引入的冷空气可以从散热机构的上方和底部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济南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藏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中际互频科技有限公司;济南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西藏互频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互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678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尿液检测试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