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绞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0802.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4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杰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远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阎忠华 |
地址: | 3114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微 铜基软 导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绞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第二夹块,所述工作台上的一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上的另一方安装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的另一方安装有第一轨基,所述第一轨基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轨基,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油缸,且伸缩油缸上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该实用新型设置有电机工作带动连接盘进行旋转,为绞线工作提供动力,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绞线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绞线时容易犯的错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体绞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绞合装置。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的绞合机械设备,使多根单支导体扭成一股,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绞线机按照绞线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单绞机、对绞机、高速绞线机、退扭机、笼式绞线机、框工绞线机、管式绞线机及盘式绞线机等。
现有的绞合装置多是对较粗的导体进行绞合,难以对超细导体进行绞合,且对超细导体的夹持操作复杂繁琐,同时容易损坏超细导体,更甚者将其拉断,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绞合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绞合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绞合装置多是对较粗的导体进行绞合,难以对超细导体进行绞合,且对超细导体的夹持操作复杂繁琐,同时容易损坏超细导体,更甚者将其拉断,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绞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和第二夹块,所述工作台上的一方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的一侧安装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上的内部设置有穿线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盛线台,且盛线台上的一方设置有盛线槽,所述盛线台的一侧安装有第二夹块,且第二夹块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上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上的另一方安装有第一夹块,所述第一夹块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的另一方安装有第一轨基,所述第一轨基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轨基,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安装有伸缩油缸,且伸缩油缸上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连接盘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盘与第一固定块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固定块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穿线孔贯穿于第一螺纹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一轨基和第二轨基与工作台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块与第一夹块之间为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伸缩油缸与第二固定块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块与伸缩油缸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二夹块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贯穿于第二夹块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杆贯穿于第一夹块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实用新型设置有电机通电工作带动连接盘进行旋转,为绞线工作提供动力,从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绞线工作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人工绞线时容易犯的错误;将超细微铜基软导体从穿线孔处穿过,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从而将其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使得超细微铜基软导体的夹持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人工转动第一螺纹杆,可避免操作过力损坏超细微铜基软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远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远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0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