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2523.0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8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凯;赵朋飞;侯培培;霍志晴;郑书华;顾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利泰欧勒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2 | 分类号: | B29C57/02;B29C35/02;B29C35/16;B29L23/00;B29K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724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管材 承口吹胀 成型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包括配合完成对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的型块组件和芯模;所述型块组件包括相向布置的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所述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的相对面上均设置与PVC‑O管材承口外形适配的型腔;所述芯模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模的外圆壁上设置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孔隙。本实用新型实现了PVC‑O管材承口部位的取向特性,提高了承口部位的强度、韧性、抗冲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O管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
背景技术
PVC-O管材是将PVC-U管材加热到高弹态下,经双向拉伸获得的一种取向管材,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冲击等特点。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PVC-O管材承口成型工艺是:管材一端加热后插入扩口模具,内置成型滑块在力的作用下张开,利用机械力撑起软化的管壁,然后冷却定型。该工艺的缺点:PVC-O管材承口在成型过程中,需高温加热,原来已经定型的分子双轴取向结构在加热状态下回缩,丧失取向特性,使PVC-O管材承口部位的强度、韧性、耐冲击性能大幅降低,不能满足PVC-O管材标准技术要求,存在输水安全隐患。基于此是,设计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解决背景技术中的PVC-O管材承口加工成型后,强度、韧性、耐冲击性能大幅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模组,包括配合完成对PVC-O管材承口吹胀成型的型块组件和芯模;
所述型块组件包括相向布置的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所述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的相对面上均设置与PVC-O管材承口外形适配的型腔以及用于承口冷却定型的通水槽;所述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通水槽连通的进水孔、第一排水孔;
所述芯模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芯模的外圆壁上设置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孔隙。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孔、第一排水孔分别位于所述型腔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型块和第二型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通水槽连通的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位于所述型腔的下方;
所述第一排水孔、第二排水孔通过管路均与负压吸水装置连通,所述进水孔通过管路与供水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通水槽与所述型腔垂直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的后端开口并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芯模内腔连通的空心轴。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的中空内腔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装置采用铸铝电加热筒。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的前端一体成型有圆台,所述圆台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圆台的前端面设置有可拆卸的芯模顶头,所述芯模顶头的后端面抵在所述密封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的前端一体成型有芯模顶头,所述芯模顶头与所述芯模之间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中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芯模顶头的前端设置为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型块组件和芯模,芯模的外圆壁上设置多个与其内腔连通的孔隙,通过孔隙负压吸附PVC-O管材,使得加热的管材内壁紧贴芯模的外壁,阻止PVC-O管材在加热的过程中沿轴向回缩;型块组件配合芯模完成对PVC-O管材承口的吹胀成型,以及成型之后的冷却定型;本实用新型实现了PVC-O管材承口部位的取向特性,提高了承口部位的强度、韧性、抗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利泰欧勒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利泰欧勒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2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妇产科产后康复护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