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4689.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8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广;刘德嘉;张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马倩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倾翻 提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提手结构包括提手组件和一对镜像对称设置的固定组件,提手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容器固定连接,固定组件包括与容器连接的安装板、与安装板侧壁连接的限位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安装板前端面的锁销和转轴;提手组件的侧梁形成连接孔和开口槽,转轴穿过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不需额外的锁紧操作,提手提起时,在提手侧板上长条孔、开口槽以及锁销的配合下,即可防止容器绕提手转轴旋转,从而有效防止提手提起时容器的倾斜或倾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心器皿的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空心的容器为了拿取方便普遍会安装把手或者提手,其中提手多以转轴的方式设置于容器上,且通常设置于容器上方靠近敞口端的高度位置,类似水桶提手的设置方式。对于深度较大的容器,上述设置方式可以正常实施,而对于深度较浅的容器,若仍采用水桶式提手结构,容器内盛放物体不平衡时会导致容器绕提手转轴倾斜,甚至发生倾翻,导致容器内物品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将水桶式提手结构应用于较浅的容器时,容器容易因承载不平衡导致其绕提手转轴倾斜或倾翻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包括提手组件和一对镜像设置的固定组件,所述提手组件通过固定组件与容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容器连接的安装板、与安装板侧壁连接的限位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于安装板上的销轴和转轴;提手组件的侧梁形成连接孔和开口槽,转轴穿过连接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手组件包括横梁和两根与横梁连接的侧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梁与横梁垂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横梁远离容器的一侧端面设置便于机械手抓取的连接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T字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槽靠近连接孔的侧壁形成限位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靠近销轴的侧壁向开口槽内倾斜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孔为长条形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提手组件竖直自然放置状态下,所述销轴与开口槽未形成限位凸起的一侧壁接触,转轴与连接孔靠近开口槽的一端接触;当所述提手组件竖直提起状态下,所述销轴与开口槽形成限位凸起的一侧壁接触,转轴与连接孔远离开口槽的一端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所述限位件呈L字型或者一字型,且其与容器的器壁垂直连接的部分的长度大于安装板的最大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倾翻提手结构,不需额外的锁紧操作,提手提起时,在提手侧板上长条孔、开口槽以及销轴的配合下,即可防止容器绕提手转轴旋转,从而有效防止提手提起时容器的倾斜或倾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倾翻提手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倾翻提手结构装配于容器时提手组件水平放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倾翻提手结构装配于容器时提手组件竖直自然放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防倾翻提手结构装配于容器时提手组件竖直提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提手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4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盖开合方式便捷的密封箱结构
- 下一篇:一种磁悬浮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