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上救援用冲锋舟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4736.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秦知安;秦瑜;孙芳;胡德胜;贺森;李晓斌;王琰;潘雪阳;张小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C9/26;B63C9/22;B63C9/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郭明月 |
地址: | 05008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救援 冲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救援用冲锋舟,涉及海上急救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四周设有凸起船舷的冲锋舟主体,冲锋舟主体内部设有抛射装置及若干个急救包,船舷内壁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输氧管连接的供氧接口,冲锋舟主体内设有氧气瓶,供氧接口通过沿着船舷设置的氧气管与氧气瓶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冲锋舟主体内设置氧气瓶及多个急救包,及在船舷内壁设置若干个与氧气瓶连通的供氧接口,方便伤员在后送途中实施现场急救;同时,在冲锋舟主体内部设置抛射装置,用于远距离抛投救援装备,以便对远距离落水伤员实施精准涝救。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便于携行,安全可靠,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海上伤员医疗后送,可较好用于落水伤员的涝救后送,提高伤员救治时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急救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救援用冲锋舟。
背景技术
部队在海上训练或在海战中,发生批量落水伤员后,常常依托涝救冲锋舟对其实施涝救。目前,使用传统冲锋舟涝救海上伤员缺点有二:一是缺乏急救器材,伤员在涝救后送过程中,难以实施现场急救;二是涝救范围小,冲锋舟缺乏远程救生器材,只能对附近落水伤员实施涝救,严重影响涝救范围,制约涝救时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上救援用冲锋舟,能够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同时也能够对距离冲锋舟较远的伤员进行施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上救援用冲锋舟,包括冲锋舟主体,所述冲锋舟主体的四周设有凸起的船舷,所述冲锋舟主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抛投救援装备的抛射装置及若干个急救包,所述船舷的内壁设有若干个能够与输氧管连接的供氧接口,所述冲锋舟主体内设有氧气瓶,所述供氧接口通过氧气管与氧气瓶连通,所述氧气管沿着船舷设置。
优选的,所述供氧接口的一侧设有包装袋,所述包装袋内设有用于对伤员输氧的输氧管;所述包装袋悬挂于船舷的内壁上,所述包装袋为防水密封袋。
优选的,所述氧气管嵌装于船舷的内部,所述供氧接口突出于船舷设置,所述供氧接口设有堵帽,所述堵帽通过连接绳与船舷相连。
优选的,所述抛射装置包括高压气瓶和抛投机构,所述抛投机构设有多个,所述船舷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安装抛投机构的安装座;所述抛投机构的壳体的前部设有用于容纳救援装备的枪膛、后部设有用于与高压气瓶相连的高压腔室,所述壳体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支座,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扳机组件,用于控制高压腔室排气口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扳机组件包括扳机、挡板和压柱,所述压柱的上端贯穿枪膛顶部壳体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压柱的下端通过弹簧与挡板相连,所述扳机的上端与挡板外侧面上的限位槽配合,所述扳机的中部与枪膛底部壳体铰接,所述扳机的下端贯穿壳体的底部侧壁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高压腔室的排气口四周设有堵板,所述堵板的中部设有与排气口贯通的出气口,所述挡板直径大于出气口直径,所述堵板的外表面设有与挡板滑动配合的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后部设有弧形肩托,用于与肩部配合。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通过万向节与抛射机构的壳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船舷的内壁设有连接件,用于将抛投机构的壳体与船舷相连。
优选的,所述急救包悬挂于船舷的内壁上,所述急救包内设有三角巾、止血带、卷轴绷带、消毒纱布、灭菌敷料、小包装生理盐水和钝头剪刀;所述急救包为防水密封袋。
优选的,所述救援装备为救生圈或救生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4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板风门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小型医疗超声仪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