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6801.X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4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军;康立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隆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脑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脑引流装置。该装置包括:脑池引流管,脑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端和连接端,脑池引流管的引流端设有引流孔,进液管的一端与脑池引流管连接,调节瓶的进液口与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流量计设于进液管上,电磁阀设于进液管上,控制器与流量计和电磁阀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脑池引流管可以吸取患者的脑脊液,通过将流量计可以实时监测脑脊液的引流量,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器内,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可以设定引流量的阈值,当引流量的阈值超出设定值后,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停止引流,使每次引流的量可控,从而降低引流量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发生,同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颅脑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大量复杂的颅脑手术得以开展。由于手术部位深在,累及范围广泛,手术创面大,累及颅底,手术后需要持续引流脑脊液以促进颅底创面生长,减少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
但是目前并没有专门的脑池引流管,现在多数使用腰大池引流管引流脑池脑脊液,但是腰大池引流管有以下几个问题:脑池引流管没有防逆流装置,容易逆流,逆流的脑脊液可能会造成颅内感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脑池引流管每天引流脑脊液的量无法自动控制,需要医护人员实时关注,稍不注意,造成引流量过多,造成低颅压等严重风险,也可能引流量过少,没有起到引流降低颅压的效果,从而提升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颅脑引流装置,实现控制单位时间内的引流量,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颅脑引流装置,包括:
脑池引流管,所述脑池引流管包括引流端和连接端,所述脑池引流管的引流端设有引流孔;
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脑池引流管连接;
调节瓶,所述调节瓶的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连接;
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于所述进液管上;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进液管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流量计和所述电磁阀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液管上设有输液管调节器,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连接口和所述流量计之间,所述输液管调节器为与所述流量计和所述调节瓶之间。
可选的,还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空心的钢制针状结构,所述钢制针状结构插入脑池引流管的连接端,所述连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进液管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电磁阀之间处。
可选的,所述调节瓶上设有开孔,所述开孔上设有空气滤嘴。
可选的,还包括滴斗和三通装置,所述三通装置的进液端与所述调节瓶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三通装置的第一出液端与所述滴斗的进液端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积液袋,所述积液袋上设有排气口,所述积液袋的进液口与所述滴斗的出液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积液袋和所述滴斗均为透明材质。
可选的,沿所述积液袋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刻度表,沿所述脑池引流管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刻度表。
可选的,所述积液袋的出液口上连接有圆锥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隆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隆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6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墨易清洗卡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多频多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