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穿刺液标本留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7360.5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9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光;李杨;黄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穿刺 标本 留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穿刺液标本留取器,采用三通设计,包括注射器针头接口、注射器接口和真空采血管接口,注射器针头接口用于与注射器针头连接;注射器接口用于与注射器连接;真空采血管接口用于与真空采血管连接;真空采血管接口包括进液针和负压针,进液针的一端与注射器针头接口相通;负压针的一端与注射器接口相通;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用于插入真空采血管中。该留取器在穿刺液留取过程中形成了密闭空间,避免了穿刺液标本留取过程中的被污染和溅出导致环境污染,且留取多量穿刺液时无需多次穿刺,临床操作方便。乳胶塑料外层的设计,降低针刺伤风险;同时本留取器与目前常规使用的注射器、真空采血管等耗材规格适配,实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穿刺液标本留取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对腔隙(如膝关节腔、胸腔、腹腔等)内积液的化验是疾病诊断的直接证据之一。临床上,需对上述腔隙进行诊断性穿刺,并留取其中的穿刺液进行化验。诊断性穿刺过程中,需避免穿刺液与外界接触,一方面的原因是避免穿刺液被环境中的微生物等污染而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的原因是避免穿刺液污染外界环境,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目前常用的穿刺液标本留取装置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是使用传统的胸腔穿刺针、腹腔穿刺针等进行穿刺,配合无菌西林瓶等进行穿刺液标本留取。第二种是使用临床常用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直接进行穿刺抽液,再将穿刺液打入无菌西林瓶、真空采血管等容器内送检。
现有技术中的胸腔穿刺针等穿刺针以及无菌注射器尽管可以进行穿刺液的留取,但是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点,也是最大的缺陷,若配合西林瓶等开放性容器进行穿刺液的留取,胸腔穿刺针等穿刺针以及无菌注射器均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穿刺液标本与外界的接触,这一方面会导致穿刺液被环境中的微生物等污染而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穿刺液也可能会污染外界环境,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
第二点,若使用无菌注射器配合真空采血管进行穿刺液的留取,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穿刺液标本与外界的接触的风险,但是其操作较为复杂,同时当需留取多管穿刺液时,需反复进行穿刺,增加了患者的损伤、疼痛以及穿刺部位感染等风险,实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穿刺液标本留取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何实现穿刺液标本留取过程中避免穿刺液标本与外界的接触,同时当需留取多管穿刺液时,无需反复进行穿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穿刺液标本留取器,采用三通设计,包括注射器针头接口、注射器接口和真空采血管接口,所述的注射器针头接口用于与注射器针头连接;所述的注射器接口用于与注射器连接;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接口用于与真空采血管连接;所述的真空采血管接口包括进液针和负压针,所述进液针的一端与注射器针头接口相通;所述负压针的一端与注射器接口相通;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并排包藏在可折叠外层的内部;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用于插入真空采血管中构成密闭空间;通过抽动注射器,形成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使穿刺液由人体内的腔隙依次经过注射器针头、注射器针头接口和进液针进入真空采血管。
优选地,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为斜面状针。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过程中,所述的可折叠外层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将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暴露在可折叠外层的外部;当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从真空采血管中拔出的过程中,所述的可折叠外层自动伸展,由折叠状态变为展开状态,将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的斜面状针包裹在可折叠外层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的可折叠外层为乳胶塑料外层。
当所述进液针的末端和负压针的末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过程中,所述的可折叠外层在真空采血管的外部由展开状态变为折叠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7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