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79717.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四点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低频 运动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拇指虎口件和电极片,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侧通过固定齿条卡接,另一侧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电极片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拇指虎口件设置在上壳体前端,拇指虎口件上设置有拇指电极,拇指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上壳体前端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内还设置有主电路板,主电路板用于产生刺激信号并通过电极片和拇指电极刺激肌肉收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适用性好,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手部伸展、抓握动作,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保持或增加关节活动度,利于患者日常居家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
背景技术
目前老年人群中,偏瘫患者的人数日趋增加,手部功能障碍是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低频电刺激疗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部功能障碍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以及经皮神经电刺激。此方法能改变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导致细胞膜内外极性的改变,使膜电位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兴奋神经肌肉,产生肌肉收缩以达到康复训练,减缓肌肉痉挛。
目前大部分患者主要是在康复机构或医院依靠传统大型康复器械或者人工进行被动康复训练。大型康复器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而且刚性大、存在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使得广大患者没办法在家中完成日常的康复训练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穿戴、方便携带、利于患者居家日常康复训练的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拇指虎口件和电极片,上壳体和下壳体一侧通过固定齿条卡接,另一侧通过升降机构连接,电极片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侧,拇指虎口件设置在上壳体前端,拇指虎口件上设置有拇指电极,拇指电极通过电极连接线与上壳体前端可拆卸连接,上壳体内还设置有主电路板,主电路板用于产生刺激信号并通过电极片和拇指电极刺激肌肉收缩。
进一步,电极片为三片,拇指电极为一片。
进一步,升降机构为螺栓,通过旋转螺栓调节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距离。
进一步,电极连接线包括耳机插头端和按扣端,耳机插头端连接在上壳体前端,按扣端连接在拇指虎口件上。
进一步,上壳体上设置有主面板,用于用户调整参数。
进一步,主面板为触摸屏。
进一步,上壳体上设置有电源开关。
进一步,上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指示灯和充电接口。
进一步,上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用于提供电源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低频手部运动康复仪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帮助患者实现手部伸展、抓握动作,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保持或增加关节活动度。电极连接线可拆卸,减少以往产品绕线的麻烦,方便携带;上壳体和下壳体两侧活动连接,穿戴空间量身调节;主面板为触摸屏,一指触屏,操作简便,按照说明书即可完成操作;电极片可拆卸,易于更换清洁;该产品结构简单、重量轻、适用性好,利于患者日常居家康复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极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拇指虎口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佩戴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四点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四点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797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提高二保焊机工作效率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