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烫碗夹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0095.6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基哲;孔国琴;杨晨;何佳源;张华杰;陈嘉涵;周祝丹;张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J45/10 | 分类号: | A47J4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倪越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烫碗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烫碗夹,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延伸形成有夹套,所述夹套呈弧形设置,所述夹套上开设有用于与碗口边沿配合的定位槽,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浮动孔,所述浮动孔矮于夹套设置,所述浮动孔中穿设有浮动杆,所述浮动孔孔径大于浮动杆直径设置,所述浮动杆靠近夹套的一端为吸附端,远离夹套的一端为限位端,所述浮动杆吸附端设置有吸盘,所述支架上还转动连接有操作柄,所述操作柄一端设置有把手,另一端为抵触端并套设在浮动杆限位端与浮动孔之间,所述浮动杆上设置有抵触件,所述操作柄抵触端抵触在抵触件上形成对吸盘贴设在碗壁上的驱动。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更好的夹持餐碗,避免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烫碗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厨房烹饪活动中,通常会需要对餐碗进行蒸煮加热,这样需要将承载有食物的餐碗至于锅中或煮或炖,这样在完成烹饪后,餐碗温度较高,难以取出,往往人们会选择稍稍放凉,但是放凉一段时间后,食物也会随之冷却,影响食物的食用口感,为了及时取出加热或烹饪后的食物进行食用,通常会用湿布将餐碗从锅中取出,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容易烫到手,湿布也容易部分泡入餐碗中,对食物造成污染,影响食用心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碗夹,其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更好的夹持餐碗,避免烫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烫碗夹,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延伸形成有夹套,所述夹套呈弧形设置,所述夹套上开设有用于与碗口边沿配合的定位槽,所述支架上还开设有浮动孔,所述浮动孔矮于夹套设置,所述浮动孔中穿设有浮动杆,所述浮动孔孔径大于浮动杆直径设置,所述浮动杆靠近夹套的一端为吸附端,远离夹套的一端为限位端,所述浮动杆吸附端设置有吸盘,所述支架上还转动连接有操作柄,所述操作柄一端设置有把手,另一端为抵触端并套设在浮动杆限位端与浮动孔之间,所述浮动杆上设置有抵触件,所述操作柄抵触端抵触在抵触件上形成对吸盘贴设在碗壁上的驱动。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首先通过夹套卡设在碗壁上,通过夹套进行一个定位,同时抵触支架握把位置,可以通过夹套抵触餐碗的内外壁,实现定位作用,进一步的通过操作操作柄,操作柄摆动,带动浮动杆滑移,同时由于浮动孔孔径大于浮动杆直径设置,使得浮动杆可以一定幅度的摆动,从而使得吸盘可以在操作柄的作用下抵触在碗壁上并吸附,实现进一步的定位,并且采用吸盘,在碗体表面粘粘液体的情况下,可以更好的进行吸附,适配使用场景,同时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吸盘包括吸盘座、盘面和滑移片,所述吸盘座和盘面均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吸盘座设置在浮动杆吸附端上,所述吸盘座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碗状设置,所述安装槽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向浮动杆中延伸设置,所述盘面裙边贴设在安装槽外周壁上,所述滑移片设置安装槽中并与盘面固定连接,所述滑移片向滑槽中延伸有滑杆,所述滑杆与滑槽滑移配合。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将吸盘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贴合效果好,通过滑移片的移动带动盘面向安装槽中收缩,从而使得盘面与碗壁之间形成负压,从而完成吸附,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浮动杆侧壁上开设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槽与滑槽连通设置,所述抵触件摆动设置在摆动槽上,所述抵触件一端暴露在摆动槽外设置,另一端与滑杆转动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在操作吸附时,通过操作柄抵触抵触件,由于吸盘还没有运动到碗壁侧面,可以在操作柄的作用下完成吸盘盘面定位贴在碗壁上,此时由于抵触限位,操作柄会进行一步的推顶抵触件摆动,从而使得滑杆向远离盘面的一侧滑动,从而拉动滑移片滑动,带动盘面收缩,从而完成对碗壁的吸附,在解除吸附时,此时已经完成了餐碗的取放,稍稍放凉后,通过扳动抵触件,使之反向运动即可完成吸附的解除,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吸附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滑槽内壁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设置有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0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