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型石墨烯远红外电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0439.3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6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施耐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F24D19/10;F24D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石墨 红外 电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热型石墨烯远红外电暖器,包括发热部和电控部;发热部包括发热部面板、第一端部盖板、第二端部盖板、发热部壳板、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四端部盖板,发热部面板安装在发热部壳板上,发热部面板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部盖板和第二端部盖板,发热部壳板两端分别安装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四端部盖板;电控部包括电控部面板、电控部壳板、第五端部盖板和第六端部盖板;电控部面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六端部盖板。本实用新型设置单独的电控部用于安装电控元件,整个电控部与发热部之间只有电控部面板的边缘与第三端部盖板接触,减少热量从发热部向电控部传递,避免电控元件温升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热型石墨烯远红外电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暖器一般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发热元件及电控元件,这种电暖器在工作时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不仅供人们取暖,也会同等的加热电暖器本身;由于电控元件与发热元件集中在壳体内,较近的距离使得电控元件大量吸收发热元件的热量而升温,不利于电控元件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电控元件温升过高,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电暖器采用隔热棉等隔热材料将电控元件与发热元件分隔,这种做法并没有将电控元件与发热元件分离,单纯的采用隔热材料阻挡热量传递效果有限,在长久的工作后电控元件依然需要面对高温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电暖器缺乏有效的隔热手段,电暖器内的电控元件容易受到发热元件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热型石墨烯远红外电暖器,包括发热部和电控部;
所述发热部包括发热部面板、第一端部盖板、第二端部盖板、发热部壳板、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四端部盖板,发热部面板为发热体,发热部面板安装在发热部壳板上,发热部面板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部盖板和第二端部盖板,发热部壳板两端分别安装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四端部盖板;所述第一端部盖板与第三端部盖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一端部盖板与第三端部盖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端部盖板与第四端部盖板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二端部盖板与第四端部盖板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电控部包括电控部面板、电控部壳板、第五端部盖板和第六端部盖板;第五端部盖板和第六端部盖板分别封盖在电控部壳板的两端,所述电控部面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端部盖板和第六端部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型石墨烯远红外电暖器的主要隔热手段是:1.将发热部面板的两个端部盖板与发热部壳板的两个端部盖板分离,减少发热部面板的热量向发热部壳板传递;2.整个电控部与发热部之间只有电控部面板的边缘与第三端部盖板接触,减少热量从发热部向电控部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端部盖板和第五端部盖板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电控部还包括空心螺柱、导线和电控元件,电控元件位于电控部壳板内,所述空心螺柱穿过第一端部盖板、第三端部盖板和第五端部盖板,导线穿过空心螺柱并连接发热部面板和电控元件;由于导线连接发热部和电控部时必须从间隙穿过,空心螺柱能够保护裸露在外的导线。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部面板和发热部壳板之间填充隔热棉,减少热量从发热部面板向发热部壳板传递。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部面板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板。
进一步的,电暖器还包括挂架组件,所述挂架组件包括挂架扣板和挂架支撑板;挂架扣板连接发热部壳板,挂架支撑板连接挂架扣板,整个电暖器通过挂架支撑板固定在墙面或者其他结构上;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发热部壳板的表面设置有沿着发热部壳板长度方向的卡槽,所述挂架扣板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入卡槽内并且能够沿着卡槽长度方向移动;工人在安装电暖器时可以横向自由调节整个挂架组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施耐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施耐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04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