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0662.8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3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治洲;秦寅成;肖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随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B28D7/02;B01D46/1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仇倩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镜 切削 废料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盖板,本体的顶部开口,盖板用于封闭本体的开口并在本体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穿出到本体外,输送管穿出本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将外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杂质通过的过滤网,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清理过滤网表面粘附的杂质的推动组件,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空腔背离抽风机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排料口的开闭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对切削透镜毛坯产生的杂质进行收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元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光学透镜分为凸透镜、凹透镜、双凸透镜、双凹透镜、平凸透镜、平丼等等。光学透镜的加工需要进行切削、粗磨、抛光、镀膜等工艺。毛坯料在切削机上进行切削加工,目的是将两个透镜的两个端面切出与目标球面半径较为接近,切削表面不存在坑洞等,为后续的粗磨、抛光等步骤做准备。
在对透镜毛坯进行切削时,会产生大量的切削杂质遗留在切削的工作台上,如果不对切削产生的杂质进行清理,会影响车间整洁的环境,同时当杂质过多的情况还会影响到对透镜毛坯的切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于对切削透镜毛坯产生的杂质进行收集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盖板,本体的顶部开口,盖板用于封闭本体的开口并在本体的内部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上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穿出到本体外,输送管穿出本体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吸尘罩,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将外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杂质通过的过滤网,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清理过滤网表面粘附的杂质的推动组件,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位于所述抽风机的正上方,所述空腔背离抽风机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料口,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排料口的开闭组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本透镜切削废料收集装置时,首先手握输送管使吸尘罩与切削透镜毛坯的工作台对准,然后启动抽风机,吸尘罩将工作台上的杂质通过输送管输送到空腔内,通过在盖板的顶部设置出风口,便于空气的流通能更好的通过抽风机将工作台上的杂质吸入到空腔中,通过调整吸尘罩的角度,将吸尘罩与工作台上的缝隙对准,便于将缝隙中的杂质吸出,从而实现将工作台上的杂质清理干净,提高切削车间的整洁度,同时也防止杂质过多而影响对透镜毛坯的正常切削工作,在盖板的底部设置推动组件来清理粘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的好处是,防止因杂质将过滤网堵塞而影响出风口的出风效果,进一步的影响抽风机的正常工作,设置防护组件的好处是,防止被抽风机吸入到空腔内的杂质撞击在空腔内壁或撞击在过滤网上,而将过滤网损坏,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排料口便于将空腔内的杂质从排料口中排出,同时将本体与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将盖板从本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对空腔内的设备以及对空腔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插孔以及限转槽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本体;2、盖板;3、空腔;4、抽风机;5、输送管;6、吸尘罩;7、排料口;8、过滤网;9、液压杆;10、推块;11、安装板;12、防护罩;13、封闭板;14、安装槽;15、弹簧;16、拉线;17、插孔;18、限转槽;19、导向槽;20、转轴;21、导向块;22、收纳座;23、绕线槽;24、限转杆;25、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随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随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06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