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脉冲性能好的高压钢丝缠绕胶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1006.X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6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川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第四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0 | 分类号: | F16L11/10;F16L11/12;F16L57/06;F16L57/02;F16L5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性能 高压 钢丝 缠绕 胶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脉冲性能好的高压钢丝缠绕胶管,包括胶管本体,所述胶管本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三加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耐老化层,所述耐老化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胶管本体、基层、第一基底层、第一加强层、第二基底层、第二加强层、绝缘层、第三加强层、耐老化层、耐腐蚀层和耐磨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绝缘、耐老化、耐腐蚀和耐磨的性能,延长了胶管本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液压胶管抗老化、耐腐蚀、耐磨等性能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钢丝缠绕胶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脉冲性能好的高压钢丝缠绕胶管。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化工、煤炭、采矿业、汽车、农机、工程机械行业,都需求大量液压胶管,液压胶管因其噪音低、传动效率高、柔软、安装使用方便而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的经济和基础建设的发展,对液压软管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液压胶管抗老化、耐腐蚀、耐磨等性能较差,降低了液压胶管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脉冲性能好的高压钢丝缠绕胶管,具备抗老化、耐腐蚀、耐磨性能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液压胶管抗老化、耐腐蚀、耐磨等性能较差,降低了液压胶管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脉冲性能好的高压钢丝缠绕胶管,包括胶管本体,所述胶管本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加强层,所述第三加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耐老化层,所述耐老化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基层包括第一基底层,所述第一基底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底层,所述第一基底层的材料为丙烯酸酯橡胶,所述第一加强层的材料为不锈钢编织软管,所述第二基底层的材料为乙丙橡胶。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层的材料为不锈钢编织软管,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绝缘树脂。
优选的,所述第三加强层的材料为不锈钢编织软管,所述耐老化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所述耐腐蚀层的材料为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所述耐磨层的材料为丁腈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胶管本体、基层、第一基底层、第一加强层、第二基底层、第二加强层、绝缘层、第三加强层、耐老化层、耐腐蚀层和耐磨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绝缘、耐老化、耐腐蚀和耐磨的性能,延长了胶管本体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的液压胶管抗老化、耐腐蚀、耐磨等性能较差,降低了液压胶管的使用寿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抗脉冲性能,通过设置第二加强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使用强度,通过设置绝缘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绝缘性能,使胶管本体可在多领域使用,通过设置耐老化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耐老化性能,通过设置耐腐蚀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抗腐蚀性能,通过设置耐磨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胶管本体的耐腐蚀性能,延长胶管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胶管本体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层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管本体;101、基层;1011、第一基底层;1012、第一加强层;1013、第二基底层;102、第二加强层;103、绝缘层;104、第三加强层;105、耐老化层;106、耐腐蚀层;107、耐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第四橡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第四橡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1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