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2104.5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97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龙虎;周静;刘璐;邝芊允;张晓奇;鄢鑫语;单越;单迪;王艳;简繁;李晓龙;赖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A61C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李康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 移动 磨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包括设置在缺牙区近中的磨牙或前磨牙上的第一带环以及设置在需近中移动磨牙上的第二带环、所述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通过螺旋牵张器连接,所述螺旋牵张器设置在牙的颊面侧,所述螺旋牵张器包括第一颊侧滑块、螺旋杆、螺母、第二颊侧滑块和颊侧滑杆;还包括设置在牙舌面侧的第一舌侧滑块和第二舌侧滑块;所述第一舌侧滑块和第二舌侧滑块之间通过舌侧滑杆和弹性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距离近中移动磨牙时导致磨牙偏转和倾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常见因龋坏、外伤而缺失下颌第一或二磨牙的患者,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有种植修复、冠桥修复,若患者第三磨牙尚存,也可通过正畸近中移动磨牙,以第三磨牙替代第二磨牙,第二磨牙替代第一磨牙。种植治疗费用较高,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种植手术风险;冠桥修复需要磨除健康的牙体组织,咀嚼功能不如正常的牙齿。而大多数患者第三磨牙尚存,可以代替缺失牙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也更美观。
目前移动磨牙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 弓丝+橡皮链:通过颊舌侧橡皮链的拉力,使磨牙沿着弓丝近中移动。这种方法适用于磨牙小距离的移动,且容易出现磨牙近中倾斜,对前磨牙也有副作用。
2) 橡皮链+微种植钉:橡皮链一端挂于微种植钉,另一端加在需近中移动的磨牙上,通过橡皮链对磨牙施力拉力。这种方法可避免前磨牙不必要的移动,但是矫治时间较长,近中移动的磨牙可能出现牙根吸收。
3) 橡皮链+连续结扎:通过颊舌侧的橡皮链对磨牙施加拉力,一旦磨牙发生近中倾斜,结扎丝替换橡皮链,将磨牙竖直后继续使用橡皮链近中移动磨牙。连续结扎将其他牙连成整体提供较强的支抗。该方法矫治时间过长,容易发生牙根吸收。磨牙在近中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倾斜,对其他支抗牙也有副作用。
4) 滑杆+拉簧+微种植钉:颊侧拉簧一端与种植钉固定,另一端加在需近中移动的磨牙上,提供持续的拉力,舌侧的滑杆使磨牙沿着舌杆滑动。这种方法提供了强支抗,但在磨牙近中移动的过程中,磨牙会发生近中倾斜和近中旋转,舌侧滑杆容易卡住,阻碍磨牙的近中移动。而且,该方案的矫治时间较长,容易发生牙根吸收。
综上所述,目前的矫治器和矫治方法具有以下的主要缺陷有:
1、矫治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牙根吸收;
2、近中移动磨牙多为倾斜移动,易发生牙冠近中倾斜,近中旋转,不利于力沿牙体长轴传导,不利于牙周健康;
3、难以长距离移动磨牙;
4、部分方法利用其他支抗牙做支抗,会发生不必要的牙移动和倾斜;
5、近中移动的磨牙牙槽骨高度不足,不利于牙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长距离近中移动磨牙时导致磨牙偏转和倾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牙周膜牵张成骨近中移动磨牙的装置,包括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所述第一带环用于套设在缺牙区近中侧的磨牙或前磨牙上,所述第二带环用于套设在需要近中移动的磨牙上,所述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通过螺旋牵张器连接,所述螺旋牵张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的颊面侧,所述螺旋牵张器包括第一颊侧滑块和第二颊侧滑块,所述第一颊侧滑块和第二颊侧滑块之间通过螺旋杆以及颊侧滑杆连接,所述螺旋杆上设置有螺母;还包括设置在牙的舌面侧的第一舌侧滑块和第二舌侧滑块;所述第一舌侧滑块和第二舌侧滑块之间通过舌侧滑杆以及弹性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颊侧滑块和第一舌侧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带环的两侧,所述第二颊侧滑块和第二舌侧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带环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2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