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节耐久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2292.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97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运军;邵光保;汪拥进;何涛;左培;曾俊;龚兴学;陈天赋;周明;刘海军;占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耐久 试验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耐久试验台,包括机架、转向臂、桥体、轮毂圈,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与转向节的转向臂连接孔连接,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伺服作动器,所述轮毂圈的侧面设置有载荷力臂,所述载荷力臂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伺服作动器、第三伺服作动器,所述载荷力臂的侧面设置有第四伺服作动器,所述桥体通过支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作动器、第二伺服作动器、第三伺服作动器、第四伺服作动器的缸体分别与轴座铰接,所述轴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可以对转向节进行动态载荷模拟,方便的进行耐久性试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节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向节耐久试验台。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汽车生产厂商往往采用试验场耐久性试验来评价开发车型及相关零件的质量。产品存在的一些疲劳问题只能通过试验来发现,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改进后,又需要新一轮的试验场耐久性试验来检验。因此通常情况下,汽车试验场耐久性试验往往需要进行多轮,从而延长了整车的开发周期。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对于转向节的耐久性试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试验场耐久性试验,或利用仿真进行计算,试验复杂且周期长,数据有一定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转向节耐久试验台,其结构科学,可以对转向节进行动态载荷模拟,方便的进行耐久性试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节耐久试验台,包括机架、转向臂、用于通过主销与转向节耳部连接的桥体、轮毂圈,所述转向臂的一端与转向节的转向臂连接孔连接,所述转向臂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向转向节提供转向载荷的第一伺服作动器,所述轮毂圈的侧面设置有载荷力臂,所述载荷力臂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提供纵向载荷的第二伺服作动器、用于提供侧向载荷的第三伺服作动器,所述载荷力臂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提供转向阻尼的第四伺服作动器,所述桥体通过支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作动器、第二伺服作动器、第三伺服作动器、第四伺服作动器的缸体分别与轴座铰接,所述轴座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荷力臂包括连接部、第一力臂、第二力臂,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轮毂圈的轴向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力臂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向上伸出后与所述第三伺服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二力臂从所述连接部的侧面水平伸出后与所述第四伺服作动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伺服作动器位于所述轮毂圈的上方,所述第二伺服作动器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所述轮毂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伺服作动器的伸缩杆通过轴承与所述转向臂连接,所述第一伺服作动器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二伺服作动器的伸缩杆通过轴承、螺栓与所述轮毂圈连接,所述第二伺服作动器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所述第三伺服作动器的伸缩杆通过轴承与第一力臂连接,所述第三伺服作动器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圈包括套接于转向节杆部外的轮毂轴,轮毂轴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盘,所述连接部为半圆环,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轮毂轴外侧的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伺服作动器的伸缩杆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力臂连接,所述第四伺服作动器的缸体与所述机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2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湿度感测功能的冷气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腐蚀的食用酒精盛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