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动车组地板扬脸钻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3582.8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17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晶辉;李洪达;侯思宇;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车组 地板 扬脸钻 保护 | ||
一种双层动车组地板扬脸钻保护器,包括伸缩管、与伸缩管连接的套管,伸缩管用来罩住钻头,套管上设有排气孔,套管内部从进气口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网、排气扇、轴承、轴承支架,过滤网和排气扇的中间设有通孔,钻头穿过轴承支架及轴承经过排气扇和过滤网的中间通孔后其底部固定于排气扇通孔处,钻头工作时带动排气扇一同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管可以罩住钻头以免固体颗粒和粉尘飘散出去,同时可以减小声音的扩散;过滤网过滤掉较大的固体颗粒,以免损坏提排气扇;排气扇与钻头配合使用一同旋转,主动吸尘,避免钻屑掉到手上损坏皮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扬脸钻孔技术问题,填补了动车组技术领域空白,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板钻孔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双层动车组工位已经竣工,双层高铁中间层地板,扬脸钻孔不易操作,操作人员靠臂力向上钻孔,电钻易抖动,影响钻孔质量。切屑自由下落,掉落在手上,手部皮肤易过敏,使用电钻又不能带手套,这是业内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同时,钻孔时由于钻头受力不均匀产生晃动,导致眼孔不圆,铆钉柱放不进去,需要二次扩孔,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业界采用车体地板预装法来解决,在总组成合成工序预组装地板,组对后量尺画线,从上往下钻孔,钻孔后将地板吊运反转,落入胎位,进行焊接。从上往下进行钻孔,通过地板翻转达到两次垂直向下钻孔操作,免去扬脸钻孔。既保证了产品要求,又避免了纤维掉落损伤皮肤。
采用此方法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保证质量,避免切削对手部的伤害。但操作者需要干两遍活,将地板进行翻转需要天车工配合,预组装时焊接人员存在等待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动车组地板扬脸钻保护器,可保护手部安全,自动回收铝屑,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动车组地板扬脸钻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管、与伸缩管连接的套管,伸缩管用来罩住钻头,套管上设有排气孔,套管内部从进气口方向依次设有过滤网、排气扇、轴承、轴承支架,过滤网用于过滤较大的固体颗粒,过滤网和排气扇的中间设有通孔,钻头穿过轴承支架及轴承经过排气扇和过滤网的中间通孔后其底部固定于排气扇通孔处,钻头工作时带动排气扇一同旋转,用于主动吸尘。
优选地,套管上的排气孔处安装有二次过滤网或收尘带,用于吸收通过过滤网的细小粉尘。
优选地,伸缩管为喇叭状。
优选地,套管的外部设有水平仪,便于观察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伸缩管连接套管,套管内设置过渡排气结构,钻孔作业时,通过伸缩管可以罩住钻头以免固体颗粒和粉尘飘散出去,同时可以减小声音的扩散;过滤网过滤掉较大的固体颗粒,以免损坏提排气扇;排气扇与钻头配合使用一同旋转,形成负压气流,主动吸尘,避免钻屑掉到手上损坏皮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双层动车组扬脸钻孔技术问题,填补了动车组技术领域空白,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喇叭状的透明的伸缩管1连接套管2,伸缩管可以用来罩住钻头以免固体颗粒和粉尘飘散出去,同时可以减小声音的扩散。与手持式电钻配合使用时,套管套装在手持式电钻的机壳前部,套管上设有排气孔3,套管内部从进气口方向依次是过滤网5、排气扇4、轴承6和轴承支架7。过滤网和捧气扇的中间设有通孔。过滤网中间的通孔是为了让钻头通过的,过滤网的主要目的是过滤较大的固体颗粒,以免损坏排气扇。排气扇中间的通孔是与钻头配合使用的,可直接套在钻头底部,使其和钻头一同旋转,以达到形成负压气流、主动吸尘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过滤粉尘、净化空气的效果,套管上的排气孔可安装二次过滤网或收尘袋,使少量通过过滤网的细小粉尘无法飘散至空气中,套管的外部设有一个水平仪8,通过里面的气泡观察设备是否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35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燃烧器燃料喷嘴冷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