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筒式茶叶杀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7831.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林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溪顺发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2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茶叶 杀青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滚筒式茶叶杀青设备,包括:机座,承载或设置设备的其它部件;滚筒,设在所述机座上,其前端开口用以进出物料;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滚筒的后端连接的旋转轴,驱动所述滚筒绕滚筒的中轴旋转;感测装置,包括传感器、电滑环以及控制盒,所述电滑环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滚筒内壁上随所述滚筒旋转,所述传感器的连线穿过滚筒与所述电滑环的转子连接,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滑环的定子连接。通过将传感器设在滚筒内壁上能够更精准的监测需要的物理量,同时通过在滚筒联动的旋转轴上设置电滑环连接传感器与控制盒,以使传感器以及连接传感器的连线能够随滚筒旋转,有效避免连线缠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设备。
背景技术
茶在各个地区都是人们常用的饮料,茶叶通常需要在一定温度的锅、炉来制作,炒茶的温度对成茶的品质影响较大。目前常见的炒干工艺使用手工锅炒干或者半自动炒干设备,手工炒茶受茶师傅手艺与温度控制影响,往往茶品的稳定性难以保证,而半自动炒干设备的温度检测设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监测的温度为内筒的外壁温度与实际炒茶内筒内壁温度差别较大,难以调控适宜的炒干温度对茶叶的品质的影响。而如果要将感测的器件设在滚筒的内壁上,又存在连线容易缠绕的问题。
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设备,旨在改善茶叶杀青过程温度监控精准性以及避免连线缠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滚筒式茶叶杀青设备,包括:机座,承载或设置设备的部件;滚筒,设在所述机座上,其前端开口用以进出物料;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滚筒的后端连接的旋转轴,驱动所述滚筒绕滚筒的中轴旋转;感测装置,包括传感器、电滑环以及控制盒,所述电滑环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滚筒内壁上随所述滚筒旋转,所述传感器的连线穿过滚筒与所述电滑环的转子连接,所述控制盒与所述电滑环的定子连接。
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采用温度传感器以感测滚筒内壁的温度,所述传感器设在所述滚筒内壁的中部。
实施例中,所述滚筒的内壁上设有搅拌物料的叶片,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搅拌叶片与内壁连接处。
实施例中,所述滚筒包括内筒以及同轴设置的外筒,所述旋转轴穿过外筒与内筒连接,所述内筒沿自身中轴旋转,所述传感器设在内筒的内壁上随之旋转。
实施例中,所述内筒的后端呈球冠形状或球带形状,所述内筒的前端形成朝向中轴缩小的开口。
实施例中,包括设在所述外筒前端下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端与所述内筒适配。
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前端沿所述滚筒旋转方向弯曲。
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边缘线为曲线,且边缘线中部向所述滚筒的内壁弯曲。
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以及若干传动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
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位于滚筒两侧的机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将传感器设在滚筒内壁上能够更精准的监测需要的物理量,同时通过在滚筒联动的旋转轴上设置电滑环连接传感器与控制盒,以使传感器以及连接传感器的连线能够随滚筒旋转,有效避免连线缠绕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溪顺发茶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溪顺发茶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7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印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化工原料研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