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8253.2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4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毛杰;霍红亚;王涛;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10 | 分类号: | A61L24/10;A61L24/08;A61L24/04;A61L2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血膜,包括第一止血层、缓冲层、隔离层、第二止血层以及中空粘附层;缓冲层设置在第一止血层的下表面;隔离层设置在缓冲层的下表面;第二止血层设置在隔离层的下表面;中空粘附层设置在第二止血层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快速止血,良好组织粘附性,促伤口愈合,可在体内快速降解吸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膜。
背景技术
有效止血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有效止血,就离不开止血材料的应用。目前市面上的止血材料应用形式繁多,传统形式有纱布,绷带,止血带等,这些传统止血材料应用形式是通过阻断创伤部位上游血液来达到降低出血部位血管内的压力,这是以牺牲远端组织的供血作为代价,很容易导致组织缺血而引起代谢异常产生并发症,甚至易造成由于有毒代谢物的聚集造成休克或肾功能衰竭,会有生命危险,整个机体的凝血机制也会受到干扰,会发生全身性凝血甚至血栓生成。在止血效果上存在差,慢,应用部位受限等缺陷。
目前虽然有新的止血材料形式出现,如止血海绵,止血粉,止血喷雾,止血膜等出现,但依然存在较大局限,如面对管状结构时依然存在无法粘附,后期容易脱落,在骨科方面止血存在限制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手术操作简单,可快速止血,应用广泛,可与各类组织粘附的止血材料对于临床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止血膜,具有快速止血,良好组织粘附性,促伤口愈合,可在体内快速降解吸收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止血膜,包括第一止血层、缓冲层、隔离层、第二止血层以及中空粘附层;
缓冲层设置在第一止血层的下表面;隔离层设置在缓冲层的下表面;第二止血层设置在隔离层的下表面;中空粘附层设置在第二止血层的下表面。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第一止血层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类纱布。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缓冲层为负载药用pH缓冲因子的PLGA无纺布。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隔离层为静电纺丝制备的第一胶原蛋白膜。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粘附层为生物胶水薄膜。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第二止血层为负载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第二胶原蛋白膜,第二胶原蛋白膜上设有3D打印的微纳图案,第二胶原蛋白膜中的凝血酶150-600IU/ml,纤维蛋白原的质量浓度百分比为5-20%。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微纳图案选自螺旋纹、波浪型和平行线型微纳图案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第一止血层的厚度为1-5mm;隔离层的厚度为0.2-0.5mm;第二止血层的厚度为0.5-5mm。
上述的一种止血膜,其中,第一止血层的宽度和长度均为1-15mm;隔离层的宽度和长度均为1-15mm;第二止血层的宽度和长度均为1-1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止血层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第二止血层为负载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的第二胶原蛋白膜,凝血酶与纤维蛋白原为止血因子,均具有快速止血效果;
(2)由于第一止血层为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氧化再生纤维素显酸性,会使凝血酶失活,故设计缓冲层和隔离层,且隔离层为静电纺丝制备的第一胶原蛋白膜,有利于第一止血层和缓冲层的剥离,缓冲层与隔离层可防止氧化再生纤维素的酸性直接影响凝血酶活性,第一止血层和缓冲层的可剥离性可以防止氧化再生纤维素纱布后期在体内酸性的渗透,以及引起炎症的问题,还可以避免后期在体内由于材料间结合不稳定及降解时间不同导致的脱落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8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离心泵
- 下一篇:一种透水混凝土摊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