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9379.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6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欧战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散 粘性 材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包括可移动支架、设置在地面上的取料板和置于取料板上的集料桶,可移动支架设置在取料板的一端,可移动支架靠近取料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挡板,可移动支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电气保护装置,挡板上设置有给料装置,设置有碎泥机构与给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电气保护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碎泥机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碎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于集料桶顶部的进料口,挡板靠近取料板一侧上设置有用于集料桶固定的定位机构,在取料板远离可移动支架的一端另设置有混泥机构和分样器,混泥机构设置在分样器和给料装置之间。本方案减轻了煤泥制样的劳动强度,也可以直观看到制样效果,且效率提高、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粘性离散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中需要对于煤泥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测,对于煤泥的取样工作也就越来越繁重。
煤泥是由小于0.5mm的细颗粒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易团聚成块,相互粘附。用人工直接制取样品,弊端是团聚的颗粒难以分散开,所以煤泥样品混合不匀,往往导致留弃样之间质量偏差大,制出的样品失真,且职工在制样时需要反复搓揉及捣碎,煤泥粘附工具难以清理、作业过程脏、职工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减轻了煤泥制样的劳动强度,也可以直观看到制样效果,且效率提高、时间短,减轻水分损失,还可以保证制出的样品的代表性,能有效防控营销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可移动支架、设置在地面上的取料板和置于取料板上的集料桶,可移动支架设置在取料板的一端,可移动支架靠近取料板的一侧上设置有挡板,可移动支架的另一侧上设置有电气保护装置,挡板上设置有给料装置,设置有碎泥机构与给料装置的出料口连接,电气保护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碎泥机构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碎泥机构的出料口设置于集料桶顶部的进料口,挡板靠近取料板一侧上设置有用于集料桶固定的定位机构,在取料板远离可移动支架的一端另设置有混泥机构和分样器,混泥机构设置在分样器和给料装置之间。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集料桶的外侧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拉杆,集料桶的侧面上另设置用于固定的凹槽,凹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机构。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电气保护装置包括继电器式保护装置和电机过流过压保护器,继电器式保护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给料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机过流过压保护器的信号输入端与碎泥机构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碎泥机构由电机和碎泥桶组成的,碎泥桶中设置有碎泥柱,碎泥柱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转轮,碎泥柱的侧面设置有可伸缩的刀片,电机的信号输出端与碎泥柱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碎泥桶外侧设置有调节刀片数量的的调节按键。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定位机构由支撑柱、传感器、凸块、两个微型电机和两个夹臂,支撑柱横向固定焊接在所述挡板靠近所述集料桶的一侧,支撑柱中设置有空腔,空腔中设置有两个微型电机,传感器固定在支撑柱的顶部表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型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凸块设置在支撑柱靠近集料桶的一端,凸块的位置与集料桶的凹槽位置相对应,两个夹臂的形状与集料桶侧面的弧度相对应,两个微型电机分别与两个夹臂的转轴连接。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混泥机构包括压块和搅拌棍。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离散高粘性材料的装置,所述分样器是带有八块旋转分样板的八分分样器,分样器所在的所述取料板的一侧设置有限行器。
采用本技术方案,减轻了煤泥制样的劳动强度;可以直观看到制样效果,且效率提高、时间短,减轻水分损失;制出的样品代表性得到保障,能有效防控营销风险;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大幅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9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盖罩组件
- 下一篇:一种半固体材料混匀及制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