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钢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9452.5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4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帅;陈龙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H02K1/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同步电机 转子 磁钢 冷却 结构 | ||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钢冷却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钢冷却结构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转子铁芯组件和磁钢组件;转子铁芯组件包括转子轴辋,转子轴辋内壁一端开有若干径向的通油孔;磁钢组件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磁钢,磁钢设有沿轴向布置的磁钢槽;在转子轴辋轴向两端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有第一油腔且在内圈开设有若干第一油槽,第一油槽与通油孔连通,第二挡板设有第二油腔且在外圈开设有第二油槽,第二油腔通过磁钢槽与第一油腔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转子铁芯及磁钢进行高效冷却,进而提高电机的性能、寿命,降低磁钢退磁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钢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驱动电机永磁化并作为主驱首选逐步取代感应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转速范围宽、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方兴未艾,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逐年攀升,并且成为必然的发展潮流;而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大部分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并向更高功率密度、更高转速、更低成本的方向发展,这对电机的冷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温退磁是永磁电机的典型失效模式,高温也会影响电机本身的输出性能,故提高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及磁钢的冷却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由此而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钢冷却结构,能够对转子铁芯及磁钢进行高效冷却,进而提高电机的性能、寿命,降低磁钢退磁风险。
本实用新型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转子铁芯组件和磁钢组件;
转子铁芯组件包括转子轴辋,转子轴辋内壁一端开有若干径向设置的通油孔;磁钢组件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磁钢,磁钢设有沿轴向布置的磁钢槽;
在转子轴辋轴向两端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有第一油腔且在第一油腔内圈开设有若干第一油槽,第一油槽与通油孔连通,第二挡板设有第二油腔且在第二油腔外圈开设有第二油槽,第二油腔通过磁钢槽与第一油腔连通。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子铁芯和磁钢结构上增设具有导油功能的挡板,对转子铁芯和磁钢依次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率,进而能够提高电机的性能、寿命,降低磁钢退磁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冷却油液流动路线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转子铁芯组件1、转子转轴11、转子轴辋12、通油孔13;
磁钢组件2、磁钢21、磁钢槽22;
第一挡板3、第一油腔31、第一油槽32;
第二挡板4、第二油腔41、第二油腔42;
喷油口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包括共轴线设置的转子铁芯组件1和磁钢组件2;
转子铁芯组件1包括转子转轴11和转子轴辋12,转子轴辋12内壁一端开有若干径向设置的通油孔13;磁钢组件2包括若干周向均布的磁钢21,磁钢21设有沿轴向布置的磁钢槽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9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收料的芯线剥线机
- 下一篇:一种载重汽车用变截面钢板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