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89524.6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3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9/30 | 分类号: | C22B19/30;C22B19/20;B22F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张勇;刘伊旸 |
地址: | 41441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锌粉 重力 沉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粉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顶部的两侧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有沉降箱,所述沉降箱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沉降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盒,所述水泵通过送水管与蓄水盒相连通,所述蓄水盒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进入沉降箱内部的气流进行吹风,从而降低气流的速度,增加气流在沉降箱内部沉降的时间,同时对气流进行雾化喷水使气流中的锌粉颗粒附着水珠,增加其自身重量,从而加快颗粒下降的速度,也降低锌粉的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粉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沉降,一种使悬浮在流体中的固体颗粒下沉而与流体分离的过程,它是利用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沉降,即重力沉降,重力沉降是从气流中分离出尘粒的最简单方法,只有颗粒较大,气速较小时,重力沉降的作用才较明显,锌粉,深灰色的粉末状的金属锌,可作颜料,遮盖力极强,具有很好的防锈及耐大气侵蚀的作用。
现有的锌粉在回收时,由于回收的沉降箱总长较短,且带动锌粉的气流速度过高,导致锌粉在沉降箱内的沉降数量较少,需要对其进行多次沉降,或者延长沉降箱的长度,较为麻烦,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锌粉在回收时,回收的沉降箱总长较短且带动锌粉的气流速度过高,导致锌粉在沉降箱内的沉降数量较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方设置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顶部的两侧通过支撑臂固定连接有沉降箱,所述沉降箱的顶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沉降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盒,所述水泵通过送水管与蓄水盒相连通,所述蓄水盒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盒,所述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蓄水盒的底部连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的底部设置有扇叶,所述连接轴的底部连通有雾化喷头,所述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连接轴连接。
优化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轮,所述皮带轮分别套设于转轴和连接轴的表面,所述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连接带,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通过短轴与蓄水盒转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输送管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另一端与输送管道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水箱的顶部通过漏孔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底部通过落尘漏斗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沉降箱的内部设置有网板。
优化的,所述水箱的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表面设置有控制阀。
优化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回收锌粉的重力沉降装置,通过进风口将锌粉吹入沉降箱的内部,然后启动水泵,通过抽水管抽取外界水,再通过送水管将水导入蓄水盒的内部,然后流入各个连接轴的内部,连接轴的内部为空心状,且两端通透,从而使水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洒,即使气流中的锌粉颗粒附着水珠,增加其自身重量,从而加快颗粒下降的速度,也降低锌粉的温度,同时启动微型电机,从而通过转轴带动风扇转动,转轴转动即带动其表面的皮带轮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带带动另外的皮带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各个连接轴进行转动,即带动连接轴表面的扇叶进行转动,从而同时产生向下的风力,降低进入气体的流速,能够更有效的使锌粉进行沉降,锌粉沉降会通过落尘漏斗进入输送管道的内部,然后启动伺服电机,从而通过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进行转动,从而将锌粉向右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水会通过输送管道底部的漏孔漏入水箱的内部,最终将干净的锌粒通过输送管道一侧的出口进入收集箱的内部,工作完成后,打开控制阀将水从水箱的内部通过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新威凌金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89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基涂料混合搅拌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射熔化炉及锌粉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