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1503.8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0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孙艺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42/10 | 分类号: | A61B42/10;A61B42/2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下 注射针 针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刺装置,包括防刺手套本体,所述防刺手套本体采用橡胶材质制作,防刺手套本体的五指区域覆盖有防刺层,所述防刺层覆盖区域为手背面五指各第一指节上方,手心面五指的各第一指节下方以及各五指两侧的第二指节下方,所述手心面第一指节指腹部位设置有缓冲层。本实用新型的防刺层的独特覆盖面积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注射治疗时手指不被刺伤,避免血液传播疾病感染,避免摩擦损伤。同时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注射操作,佩戴使用方便,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缓冲层设计能够缓冲针尖的穿刺力,提高手套使用的耐久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给病人治疗用药,都是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来完成配药过程和注射过程,医护人员在配药和注射过程中,频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容易造成手指损伤,特别是大拇指、无名指的指尖部分和指侧部分容易在插拔针套和夹持注射器的时候被刺伤,容易造成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血液疾病传播和感染,所以需要一种可保护手指的注射器配药用手套避免手部被刺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内容实现的:
一种皮下注射针的针尖防刺装置,包括防刺手套本体,所述防刺手套本体采用橡胶材质制作,防刺手套本体的五指区域覆盖有防刺层,所述防刺层覆盖区域为手背面五指各第一指节上方,手心面五指的各第一指节下方以及各五指两侧的第二指节下方,所述手心面第一指节指腹部位设置有缓冲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刺层使用防刺面料制作。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设置在防刺面料和橡胶层之间,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填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防刺层的独特覆盖面积能够保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注射治疗时手指不被刺伤,避免血液传播疾病感染,避免摩擦损伤。
(2)本实用新型不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注射操作,佩戴使用方便,任何注射场景下均可使用,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安全。
(3)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层设计能够缓冲针尖的穿刺力,进一步避免手套被刺穿,提高手套使用的耐久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针尖防刺装置的掌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针尖防刺装置的掌心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针尖防刺装置的缓冲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防刺手套本体、11-防刺层、12-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1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羽绒消毒预处理的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配件储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