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预制组对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1806.X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6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10 |
代理公司: | 滁州创科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7 | 代理人: | 蒋静 |
地址: | 330072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预制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预制组对平台,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组对平台顶部移动的牵引主体,牵引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牵引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轴杆移动,且用于改变与第二轴杆间隔大小的驱动机构I。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预制组对平台,工人通过驱动机构I改变轴杆的间隔大小,从而使得管道可以适用于当前的管道管径的大小,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而当完成对轴杆的间隔大小调整之后,通过曲柄驱动使得轴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管道前进进行对接,相比人力对接而言,这种对接的间隔是可以准确的把控的,极大的缩短了组对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预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管道预制组对平台。
背景技术
管道预制组对就是在在对两个管道进行连接时,需要先将两个管道进行预对齐,然后,再对两个管道的对齐处利用法兰、弯管接头等接管工具进行连接。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管道的整体长度较长,因此在托拽时候,需要花费的力气是很大的,对工人的体力消耗比较严重,且因为托拽时需要管道移动距离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此进行最终的法兰连接的时候,依旧需要花费一定的时候进行调整,使得两个管道的之间的间足以满足法兰连接的需求,从造成了整个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预制组对平台,降低托拽管道进行对接间隔的调整时花费的时间和工人的体力。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预制组对平台,包括至少一个位于组对平台顶部移动的牵引主体,所述牵引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对称分布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所述牵引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轴杆移动,且用于改变与所述第二轴杆间隔大小的驱动机构I,所述牵引主体一侧的外壁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轴杆周向运动的驱动机构 II,且所述第一轴杆受所述第二轴杆作用保持同步的周向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组对平台相邻一侧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导向轨I,且相邻另一侧外壁的顶部开设有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导向轨II,所述导向轨I与所述导向轨II呈垂直状态,且位于交汇处形成转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组对平台的顶部设有沿导向轨方向移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不低于两组,且每组的数量不低于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圆角导轨,所述圆角导轨位于导向轨内,且以所述转向槽为中心保持周向旋转,并旋转至对应所述导向轨I或所述导向轨II轨道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主体具体为“U”型结构,且相对两侧外壁的中心处开始有缺槽,而缺槽内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中心处的弹簧孔内设有压簧,缺槽内滑动连接有底部与压簧顶端相接触的浮动块;
所述第一轴杆周向连接于两个所述浮动块之间;
所述第二轴杆周向连接于所述固定块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I包括太阳齿和行星齿轮,所述太阳齿周向连接于所述牵引主体顶部的轴心处,且轴心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
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并均周向连接于所述牵引主体的顶部,并分别与所述太阳齿相啮合;
两个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心处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尾端位于缺槽内,并与浮动块的顶部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II包括曲柄、传动齿和齿盘,所述曲柄的尾端周向连接于所述牵引主体相邻底部一侧的外壁上,且尾端设有齿轮,该齿轮与周向连接于所述牵引主体一侧外壁上的传动齿相啮合;
所述齿盘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杆一端上,并与所述传动齿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安能集团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1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