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2780.0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5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谭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吕军林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源 负极 反接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包括输入口,所述输入口与两级降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并联,输入口中INPUTDC+接口与两级降压电路的电阻R1和防浪涌电路的电容C2、电容C3并联接在V_BUS电压上,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与电容C1、稳压二极管D2和电阻R3的并联点相接。本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输入电压正负极接反情况下防反接功率MOS管Q2和Q3没有正常驱动电压而切断输入电源,打开防浪涌电流功率功率MOS管Q1正常供电,解决输入电源正负接反的情况下不会烧坏控制器,重新正确联接正负电源,控制器可以正常使用,其此解决在高电压瞬间上电产生的浪涌电流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反接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
背景技术
有些直流元件,如作为实现不同电压、电流变换的直流变换器,其输入需要限定正负极,以确保直流元件的正常工作及不受损坏。目前常用的直流电源输入防反接装置有:1、二极管,在电源线上接入二极管,可以确保极性正确输入时才能使直流元件得到工作电压。但当输入电流较大是,二极管压降不可忽视,影响整体电路效率。2、电磁继电器加控制线路。在极性正确时电磁继电器将电源导通。这一结构在输入电压恒定时可以兼顾效率和成本,但如果输入电压变化范围较大,需要的控制线路就要变得复杂,导致成本高、自身效率低。3、MOSFET管。极性正确时导通否则不导通,该装置效率较高、控制简单,可以适应较宽输入电压范围。但是,受目前技术限制,MOSFET管压降在大电流时不可忽视,反向耐压有限,价格高,耐过电流能力差。4、熔断丝加二极管。二极管反接时导通使电源短路熔断丝熔断。此装置效率高、成本低,但接反后需更换熔断丝,实际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具有决输入电源正负接反的情况下不会烧坏控制器,重新正确联接正负电源,控制器可以正常使用,其此解决在高电压瞬间上电产生的浪涌电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电源正负极防反接电路,包括输入口,所述输入口与两级降压电路和防浪涌电路并联。
优选的,所述输入口中INPUTDC+接口与两级降压电路的电阻R1和防浪涌电路的电容C2、电容C3并联接在V_BUS电压上,电阻R1的另一端接与电容C1、稳压二极管D2和电阻R3的并联点相接,电容C1和稳压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串联而二极管D1接在INPUTDC-和功率MOS管Q3源极的并联点上,电阻R3的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3、电阻R6、电容C5和电阻R8的并联点相接,稳压二极管D3、电阻R6和电容C5的另一端点与电阻R14并联分别接在功率MOS管Q2和Q3的漏极上,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MOS管Q2和Q3栅极和电阻R8并联。
优选的,所述防浪涌电路包括采样电路和降压电路,采样电路中的电容C2和电容C3的另一端与功率MOS管Q1源极和电感L1并联接地,MOS管Q1的栅极与电阻R7和电阻R9并联点相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电阻R12和功率MOS管Q2源极的并联共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在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上,三极管Q4和基极和发射极并联电阻R10,且电阻R10和发射极接VCC_12V,电阻R10和基极并联点串联电阻R13接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三极管Q5基极与电阻R16和电阻R15的并联点相接,电阻R16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并联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接MCUIO1.0端口。
优选的,所述降压电路中电阻R4一端串联电阻R2接在V_BUS电压上,电阻R4另一端与电阻R5和电阻R11并联点相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4接MCU_ADC的并联点相接,电容C4和电阻R11的另一端共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福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2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