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2092820.1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24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必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浦润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24 | 分类号: | B01F7/24;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生产 水剂 调配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和搅拌罐,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一侧焊接冷却板,且冷却板的一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制冷盒,所述制冷盒的一侧顶端和底端通过安装孔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顶板的底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通过限位座设置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叶。该新型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便于将减水剂进行存储,便于降低温度,便于生产,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减水剂生产通过多种组成原料进行混合制成,现有的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不便于对减水剂进行存储,不能快速冷却减水剂,便于减小混凝土使用中产生的水化热,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包括底板、支撑柱和搅拌罐,所述底板的顶部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存储罐,所述存储罐的一侧焊接冷却板,且冷却板的一侧通过定位螺钉安装有制冷盒,所述制冷盒的一侧顶端和底端通过安装孔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支撑柱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通过安装座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顶板的底部一端通过螺钉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器,所述支撑柱的另一侧通过限位座设置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部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罐内底部通过陶瓷安装座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顶部设置有铜导热底板。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盒内填充有石墨烯吸热颗粒,且石墨烯吸热颗粒通过铝隔板均匀分隔开来。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入端通过导线构成电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位于制冷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罐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添加口,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叶。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一侧通过螺钉安装有压力泵,所述压力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搅拌罐相连,所述压力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存储罐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减水剂调配原料从添加口加入到搅拌罐内,开启伺服电机带动搅拌罐内的搅拌叶快速转动将不同种原料快速混合均匀,并且开启电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提高反应效率,并且利用压力泵将搅拌罐内的混合制备的减水剂抽到存储罐内进行存储使用。
2.开启半导体制冷片对制冷盒内快速制冷降温,降低制冷盒内的温度,从而冷却一侧冷却板,利用冷却板吸收存储罐内的温度,热量被铝隔板分隔的石墨烯吸热颗粒进行吸收,并且逐渐传递,便于快速将热量散失,快速降低存储罐内减水剂的温度。
3.便于投入到混凝土生产中去,由于减水剂温度较低可以降低水化热,减小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利用伺服电机控制器自动控制伺服电机进行工作,使转速便于调控,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生产用减水剂调配设备的搅拌罐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浦润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浦润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2092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